一、1.若循环冗余码的码字中信息位为k位,编码时外加冗余位为r位,则编码效率为。
A.r/(r-k)
B.1/(k+r)
C.r/k
D.k/(k十r)
2.DTE和DCE接口在机械分界上,DTE连接器常用插针形式,采用25芯的是。
A.EIA RS-232C
B.ISO-2593
C.EIA RS-449
D.CCITT X.2
1.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编码效率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 D
2.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物理层接口标准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物理层接口标准的机械特性。常用的物理层接口有EIA R$232C、EIA R$-499,V.24的100系列和200系列、CCITT的X.21和X.21bis建议。EIA RS-232C的机械特性规定使用一个25芯的标准连接器;EIA R$499标准规定使用37芯和9芯连接器;CCITT V.24建议中100系列接口标准的机械特性采用两种规定,当传输速率为200bps~9600bps时,采用25芯标准连接器,传输速率达到48kbps时,采用34芯标准连接器,200系列接口标准采用25芯标准连接器;CCITT X.21的机械特性采用15芯标准连接器。本题要求学生回答采用25芯的是哪种标准接口。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A
二、1.在理论上,加密能够在OSI模型的任何一层上实现,但是实际上最适合于实现加密的有三层,它们是。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运输层
C.物理层、网络层、表示层
D.物理层、运输层、表示层
2.一微机与远程终端约定按HDLC规程进行通信,其同步字符为7EH,设信息帧中
含一数据字节3FH,则在发送时(发送顺序先高位后低位),发送端需将它转换成哪一种形式再发送。
A.001011111
B.001111101
C.001101111
D.011111010
1.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1)加密
(2)加密方法
【试题分析】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非常要的问?这不仅是由于网络中
的数据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被窃取、复制、泄露或篡改的可能性在不断扩大,而且构成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可来自多方面,包括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某些不完善的因素,网络软件也可能遭到恶意程序的攻击等等。
一般来说,为了实现网络通信的安全,通常对通信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根据加密对
象范围的大小,有两种不同的加密方法,即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
(1)链路加密.
链路加密是对两结点之间的链路上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的一种加密技术。这种加密技术通常在每条链路上都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如图中的ka,kb)。例如,源结点产生的数据经过加密(ka为密钥)后在链路上传输,到达中间结点后经解密(ka为密钥)存放在中间结点,中间结点进行数据转发时,利用Kb为密钥加密后传输出去,到达目的结点解密(利用kb密钥),还原为原来的数据。这种链路加密技术通常是在物理层上进行的。
(2)端到端加密
端到端加密是对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传送的数据所经历的各段链路和各个中间结点进行全程加密的一种加密技术,见解图1-6(b)其实现方法是z源结点对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到目的结点后再进行解密,经中间结点时采用结点加密的相继解密又加密的方法。端到端的加密通常是在运输层或表示层上进行的。虽然加密在理论上能够在任何一层上实现,但实际上只有三层是合适的,即我们上述分析的物理层、运输层和表示层。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D
2.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1)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协议
(2)"0比特插入法"
【试题分析】HDLC是ISO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数据叫做
"帧",在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中,帧是由字符组成的(也即以字符为单位),而在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协议中,帧是由位组成的(以位为单位〉,HDLC是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协议。HDLC规定,每个帧前后均有一标志码01111110,用做帧的起始、终止标志及帧的同步。标志码不允许在帧的内部出现,以免引起误解。为保证标志码的唯一性但又兼顾帧内数据的透明性,可以采用"0比特插入法"来解决。该法在发送端监视除标志码以外的所有字段,当发现有连续5个"1"出现时,便在其后添插一个"。",然后继续发送后继的比特流。在接收端,同样监视除起始标志码以外的所有字段,当连续发现5个"1"出现后,若其后一个比特为"。",则自动删除它,以恢复原来的比特流F "。"比特插入法也叫5"1"插"0"法,原理简单,适于硬件实现。
本题中,同步字符为7EH,也即标志码为7EH,转换为二进制即011111队题中设信息帧中含一数据字节3FH,转换为二进制即为00111111,按照"0比特插入法",发送端在
发送00111111时,要在连续5个1后插入一个0,传送的实际二进制位串应001111101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B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