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09年考研政治冲刺---形势与政策专题资料(5)

2008-11-09 
    18.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党的十七大把这“十个结合”定性为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其中,前三条是管总的,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第四条到第七条,分别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真谛;最后三条,则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改革发展的保证作用。

  第一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第二个结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第三个结合,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第四个结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第五个结合,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第六个结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第七个结合,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第八个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第九个结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第十个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19.中国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主张

  当前粮价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把全球粮食需求增加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既不符合事实,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态度。在人类社会农业生产力空前提高的今天,我们并不缺乏解决粮食问题的手段,关键是要本着共同发展的理念,积极有效协调政策和行动,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重视粮食生产。各国应该从战略高度看待粮食的基础性地位,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库存。主要粮食生产国应该为此作出更多努力。发展中国家应该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发达国家应该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改善贸易环境。要营造有利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中应该拿出更大诚意,消除贸易壁垒,在削减农业补贴等方面显示灵活,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关注,并切实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双免待遇。

  加强宏观协调。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监管,促进政策协调,抑制过度投机,努力稳定粮价。要形成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机制,争取建立集早期预警、监测监督、宏观调控、紧急救援为一体的全球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创造有利条件。各国应该用相互联系的眼光看待粮食问题,在金融、贸易、援助、环境、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各个领域多管齐下,为维护粮食安全营造有利条件。在应对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所面临挑战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粮食安全因素,不能顾此失彼。

  20.我国现存的失业问题

  原因:(1)人口总量过大,生产力不发达;

  (2)是发展过程中的就业和失业问题;

  (3)工业的发展中伴随着科技进步,必然导致优胜劣汰;

  (4)是由改革引起的,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把富余人员剥离出来;同时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倒闭破产也会影响工人就业。

  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1)坚持发展经济的思路,这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最根本途径;

  (2)政府要实施各种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充分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控制人口增长。

  (4)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反对就业歧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