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力部分
小罗纳尔多:
想请教下中口听力填空的扣分情况.
比如说应该是meets,结果我写成了meet,那样的话我会不会得分.
还有一种情况是a genius,结果我只写成了genius,这样得分不?
知道了这些可以调整自己做听力的策略.
麻烦老师回答以上问题,万分感谢~~~
李龙帅:
第三人称、单复数、一般过去式不会扣分。A genius 由于只有两词所以少词要扣分。
Eileenkan:
听译段落总是觉得没有提高,做笔记时自己也觉得无头绪,老师能不能指点下,段落听译要注意那些环节,在短时间内做笔记的要点和方法
李龙帅:
对理解全段来说首句最重要。对短时记忆不足的问题要注意尾句的跟读和先翻。好的笔记在于熟练,熟练在于精做,最后拿出五至十段听译,每段做四次笔记,才能找到最佳的听记状态。
Klmt:
我的听力不怎么好,要是考口译时听不懂问题该怎么回答?
李龙帅:
口译考试听不懂,分为完全听不懂,和听懂部分,要注意临场的根据主题和语境进行合理补充,要知道,即使是真实的口译译员,也有听不懂的时候,但好的口译员必然有好的心理素质,会懂得补充或者迂回,或者避而不谈。考试当然不能避而不谈,而是选择合理补充。
制止:
--因为翻译部分占100分,成败之关键所在!
--所以想让老师们预测今年可能出现概率比较高的点会在哪几块?
--因为涉及的面实在太广,时间有限,所以.....有目的的看则是关键之关键!
--还有一个问题,中口的听力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该如何制定复习计划?--中口听力中的SPOT中很多同学听不下全部,在阅卷中采分点在哪?如何把能拿到的分保证不失?
--STATMENTS虽然少,可错误率也挺高的,主要是前面誊写SP的时间耽误了,没时间看
所以看选项则是关键....如何着重地看呢?
李龙帅:
复习计划可看我博客。 听写基本按错一词扣半分,小词要分情况,看该空有几个词。能听出来的词,还要拼写正确,才能保证不失分数。Statements要纵读选项,着重看不同的部分。
Kennyfang:
--如果说听力按K博客那么去准备,那其他部分又要怎么准备??S4的Part B那里的评分标准是什么?如果有些语句我没有听出来,可以按照上下文理解自己大概翻译出来吗?--由于无法参加去上海参加你们组织的模考,能不能在考试之前把模考的试题,答案和分析公布一下?
李龙帅:
当然,这是你最后的救命稻草,要知道,考试是采点给分。其他部分可参见其他老师的博客,新东方口译组老师们的博客地址可在邱政政老师博客上找到。
Gortzen:
各位老师你们好,确实,由于前期准备太少,现在真的很着急。问题主要出现在听译和阅读上,不知道在短时间内该如何提高。阅读似乎总是找不到好方法,计算下来那部分总不能及格,望老师能给点意见,还有就是我想问第二部分的阅读回答问题是绝对不能用原话回答吗,但我看有的参考答案是用原文答的啊,盼能答复,谢谢!
李龙帅:
听译短时间内应精做五至十段。适应边听边记。
treesyoung :
如何做笔记呀,老师,因为就算听懂了还是写不出来呀?
李龙帅:
可参考新东方首页如何做听力笔记的文章。
ktqing928 :
听译题该怎么记啊?有没什么方法又快又准?还有就是翻译部分,重点都是哪些呢?
李龙帅:
笔记的快和准在于对英到汉听力信号的转换速度。如果听不懂,或者理解错,记下来也没用。所以理解第一,脑记为主,笔记为辅。
狂爱Mika :
虽然没有报名参加,但是还是想等有机会了也要去考一考。请问需要英语学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通过?还有怎么准备听译题?
李龙帅:
听译分为听记译三部分,准备的话也要从这三方面下手。
2.口试部分
Sunjueyue:
我直接考高口,笔试很好过,可口试两次都没过,而且第二次还感觉很好,是不是没希望了?我都不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老师帮忙看看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呢?
汪亮:还有两次机会。常见有两个误区:一,只看不练,即只看书,不做口译练习 二,只听不记,即只是听,而听的同时没有速记。
Caramelcrab:中口的口试通过率较低,请问应该如何备考,以及怎么能在考场上给考官留下好印象?
汪亮:要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就需要在第一部分三分钟的口语里面有出色的发挥,具体可以看新东方论坛”译统天下”版块。
姚文佳:怎么才能够在考官面前把口语说清楚啊?而起我觉得听力总是听不全。请问老师们这该怎么办啊?
汪亮:口语问题具体看新东方”译统天下”版块。听力听不全是因为记不全,而记不全的关键在于练习的量和强度不够,听力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不能靠考前的几天或者一两个星期就有质的飞跃,必须每天保持至少一个小时的听力专项练习。并结合速记。
ss331987:听说中口的口试第一次一般只有大牛才能通过,所以有培训机构建议学生第二次再参加口试比较容易通过。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
汪亮:没有这种情况。有能力就过没有能力就不过。
Johnnie_Mar:
口试的时候老是很紧张,咋办啊?
汪亮:紧张是因为自信心不够,自信心不够是因为实力不够,实力不够是因为练习不够。所以原因很清楚。
qianchenhua :能不能也稍微讲讲口试?上次口试没有过,周围很多人都是口试没有过的。将一些临考的技巧?
汪亮:不要过于指望临考的技巧,实力才是根本,更不要想通过突击就通过口试。如果可以做到每天练习,八到十六段口译,就会通过。
汪亮:口译口试考前复习建议
口试即将开始 , 现在给广大的考生朋友提几个考前复习建议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每天半小时的口语强化练习 。( 分主题 ) 材料可以从历年的真题中选择 , 具体分 <1> 主题段 ,( 引题 ) <2> 原因段 A <3> 原因段 B <4> 总结段
2、 每天一个小时的强化口译训练 ( 分主题 ) 材料可以从口译教程书、 历年真题 、 英汉 、 汉英口译实践中选择 , 尽量多做 。 严格按照考试的模式进行 , 注意不要默译 , 一定要大声说出来 。
3、 每天听英语新闻半小时 ( 中央九台 CCTV9 是目前最现实 , 最便捷的途径 ), 或是英语听力材料半小时 ( 可以从口译听力教程中选择 ) 注意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的了解并积累尽可能多的背景知识 。
4、 每天背诵二到四段历年的口译真题 , 尤其是注意其中复杂句的形式和频率 。
5、 每天坚持读一篇英语文章 , 题材不限 。( 如 CHINA DAILY), 注意收集生词和复杂句型 , 这些都有可能在口试中出现 。
6、 每天坚持至少八小时的睡眠 ( 作息要正常 , 不要复习过度 )
3.阅读部分
minnie1989:
--请老师预测一下今年的热点话题(听力,阅读,翻译~~~)
--我还想问听译段落,英译汉,汉译英如何给分的?比如说我漏了一句话是不是就扣多少分了?再比如时间,地点,或相关信息没听出来,又如何扣分?一般的得分率如何?
--阅读来不及做怎么办啊?
--试卷批下来,考生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郭雯:中口阅读主要是筛选重要的信息点,一般以事实为主。如果把握重点细节那么时间应该是够用的,高口阅读把握重点的论述逻辑,并且辨析相似项,考生的时间应该主要放在这些方面,不要一味关注单词,特别是生词。要知道,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全篇都理解未必是好事。
小不点YY:
高口的阅读该怎么准备呢?
郭雯:高口阅读重在考察思辨能力。一方面考生要有大量的词汇为基础,另一方面还能把握文章的论述逻辑。所以准备的时候一方面抓基本词汇(1w左右),另一方面注重文章的整体思路。
JANET2007:
我觉得现在最薄弱的环节是阅读部分,总有很多可怕的生词,请问在这样的冲刺阶段,该如何相对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背单词应该有怎样的针对性才更有效?
郭雯:生词是任何文章中都一定会有的,是否“可怕”要看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英文中前后上下呼应的细节很多,逻辑贯通的话是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的。问题是,首先不是要把所有的词汇都搞懂,重点是看这个生词是不是做题需要用的。
制止:
如何搞定6篇阅读....头大啊....这个是中口的一个特征砍儿......
能做完就不错了,答题的质量却不高,这个现象不是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
如何提高阅读的速度和作题质量?
郭雯:我们的阅读过程应该是非常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一切阅读过程都应该最终为解题服务。所以你读不完主要是因为读得太多太杂。可以尝试一下 从题目入手在原文中直接找答案,努力让自己不要注意那些跟解题无关的细节。
Gortzen:
各位老师你们好,确实,由于前期准备太少,现在真的很着急。问题主要出现在听译和阅读上,不知道在短时间内该如何提高。阅读似乎总是找不到好方法,计算下来那部分总不能及格,望老师能给点意见,还有就是我想问第二部分的阅读回答问题是绝对不能用原话回答吗,但我看有的参考答案是用原文答的啊,盼能答复,谢谢!
郭雯:这应该是一位高口考生的问题。阅读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达成的,但是答题水平却可以通过对考试的熟悉来弥补。现在你可以尝试从把握文章结构开始读文章,简单的来说就是总结每段的段意,区分事实与论述。然后试着用你找出的每段的主题句将整个文章串起来,用这种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Section5 答题的依据一定来自于原文,这点毋庸置疑。但是,考生应该对原文要点进行整合。简单的来说,能否找全要点显示考生阅读水平是否“达标”,能否整理成一个新的文本则显示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所以考生应该用最简单的句式将答题要点串起来,你会发现,这样其实比抄原文要省时省力。
4.翻译部分
Monicasyy:
1、今年翻译的几个热点可能会是?可以作一下预测么?
张驰新:
奥运话题(奥运精神、火炬、福娃)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证券市场发展)
wudi2010:
2、做题时,尤其在做翻译时,会有来不及的现象。请问老师有什么提高速度的方法?
张驰新:
关键是整体翻译,不要拘泥于词句,先把握句子整体意思然后再抓细节。同时在考前至少要做过5次以上的实战模拟考试才能够对翻译的1小时有更多的概念。
Hjorz:
3、后期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听力上还是词汇上呢?
张驰新:
这个问题有点不够专业,显然词汇到最后不是关键,甚至可以不太看,还是要多做题,多培养考试的感觉。多听力当然是有利的。
Cryetenal:
4、今年翻译的几个热点?我前期复习的太少了,抱佛脚,请问老师们如何做会效果好些?
张驰新:同问题1
gracezlq :
5、我也想知道一下,今年翻译的热点会不会与抗击暴风雪呢?
张驰新:
笔译肯定不会出的,但是口译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