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考试 > 高级会计师 > 复习指导 >

2008年高级会计实务特训精讲班

2008-10-05 
2008 年高级会计实务特训精讲班(1-2章)本章术语: 1.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 ...

2008 年高级会计实务特训精讲班(1-2章)

本章术语:
1.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载体,它是规定交易双方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的交易合约。
广义的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和信用工具,如黄金、白银钞票以及支票、本票、商业票据、公债券、公司债券、股票、外汇、信用卡等。
狭义的金融工具是指资金缺乏部门向金融盈余部门借入资金或发行者向投资者筹措资金时,依一定格式制成的书面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即信用工具。
按照金融工具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2.基础金融工具:基础金融工具是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并直接为生产和流通服务的金融工具。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都属于基础金融工具。
3.衍生金融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以基础金融工具为标的物所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
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期权、期货、互换以及他们的各种组合形式属于典型的衍生金融工具。
4.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期权的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就获得这种权利,即拥有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 ( 执行价格 ) 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 ( 实物商品、证券或期货合约 ) 的权利。
5.互换:是一种金融交易,交易双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交换一系列支付款项, ( 这些款项可以包括本金支付也可以包括利息支付 - 又可以只包括利息支付 ) 以达到双方互利的目的 < 转移、分散和降低风险 ) 。
h 公司, aaa 级企业,向 b 银行借款 5000 万。固定贷款利率 7 %;
l 公司, ccc 级企业,,向 b 银行借款 5000 万。浮动贷款利率 6. 5 %;
中介机构: m 投资银行,按贷款金额分别向双方收取各 o.1 %的费用。
互换过程:在中介机构的协调下,双方约定:由 l 公司承担 h 公司的 1.75 %,然后双
方交换利息支付义务 - 即互相为对方支付利息。每次付息由中介公司担保、转交对方,同时中介机构一次性收取 o. 1 %的服务费。
* 互换结果 ( 假定市场利率没变 )
1.h 公司付浮动利率和中介服务费:
7 % -1.75 % o.1 %=5.25 % o.1 %=5.35 %
*( 当初如借浮动利率贷款,付 6 % )
2.l 公司付固定利率和中介服务费:
6.5 % 1.75 % o.1 %=8.25 % o.1 %=8.35 %
*( 当初如借固定利率贷款,付 9 % )
* 双方各取得了比当初贷款条件低 o.65 %的贷款。

考纲要求:
1. 理解和掌握金融资产四分类
2. 理解和掌握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 理解和掌握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确认和计量原则

本章要点:
一、金融资产的确认
1. 金融资产的内容:货币资金、各种债权、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期权、期货等。
2 、金融资产的会计分类
会计准则按照企业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将金融资产分为以下 4 类: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包括:交易性 ( 为了近期出售而持有的 ) 金融资产和指定的此类资产。
(2) 持有至到期投资: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基础工具。 ( 即,符合条件的债券投资 )
(3)贷款和应收款项:指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融固定或可确定的基础金融工具。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不属于上述类别的基础工具。
考点:金融资产能否重分类
a. 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金融资产,反之亦然。
b. 其他 3 类金融资产之间也不得随意重分类。
3. 金融资产的计量
资产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 减值处理
1. 交易性金融资产 买价 期末市价 计入损益 不考虑
2. 贷款、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 买价 相关税费 摊余成本(账面价值) 不考虑 计提或转销
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买价 相关税费 期末市价 计入资本公积 *
减值计入损益 确认损失,但不计提准备金



2008 年高级会计实务特训精讲班
第二章
第一讲
本章重要概念:
1、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1)商品、多余物资类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税费
(2)生产用材料类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税费
2、可收回金额: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3、资产减值
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4、资产组
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
考纲要求:
1. 掌握各项资产减值的判定原则
2. 掌握各项资产减值计提、转回的方法
复习要点:
一、存货减值
1、存货跌价的判断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a. 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b. 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c. 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d. 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
(1)比较方法
企业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减值测试的步骤
①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多余材料
a. 计算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该存货的预计售价-预计销售税费
b. 计算该存货本期应计提(冲销)的跌价准备
期末该存货的实际成本-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已提的准备金> 0 计提
                           < 0 冲销
②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半成品
a. 判断用该存货生产的产品是否减值 :
计算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并进行比较:
当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成本,产品不减值,测试终止,材料仍按照成本计价。
当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成本,产品已减值,材料按照可变现净值计价;
b. 计算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可变现净值-进一步加工的成本
c、计算该材料本期应计提(冲销)的跌价准备
= 期末材料的实际成本-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已提的准备金> 0 计提
                           < 0 冲销
3、出售计提跌价准备存货
出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时,应按照账面价值结转 “ 主营业务成本 ” ;即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考点: 存货跌价准备正确性的判断


2008 年高级会计实务特训精讲班
第二章
第二讲
二、金融资产减值
1 、金融资产减值的范围
(1)持有至到期投资
(2)贷款和应收款项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金融资产减值的判断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
a. 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b.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c. 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d.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e. 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f. 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g. 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3 、资产减值
(1)贷款、应收、持有至到期投资
当期末摊余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计提减值准备。
对于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此类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
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考点:
减值损失转回。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