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会计中级职称《中级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选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a.资产
b.收入
c.费用
d.利润
abcd
标准答案:a
解 析: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2、下列各项业务中,能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的是()。
a.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b.提取盈余公积
c.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d.接受资产捐赠
abcd
标准答案:d
解 析:a、b、c三项业务均未使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化,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3、下列各项业务中,能使企业负债总额减少的是()。
a.计提应付债券利息
b.将债务转为资本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d.结转本期未交增值税
abcd
标准答案:b
解 析:a、c两项业务均使企业负债总额增加,d业务未使企业负债总额产生变化。
4、企业的下列行为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是()。
a.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从本期开始对长期股权投资提取减值准备
b.鉴于本期经营状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数总和法改为直线法
c.上期提取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鉴于市价下跌,本期又提取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d.鉴于当期现金状况不佳,将原来采用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改为分配股票股利
abcd
标准答案:b
解 析:为了调节利润,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数总和法改为直线法,违背了一贯性原则。
5、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如果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企业在会计核算上不应将其确认为收入。这一做法所遵循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 )。
a.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及时性原则
abcd
标准答案:a
解 析:售后回购,企业通常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即使企业已将商品交付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收入。
6、下列业务中,体现配比原则的是()。
a.在物价持续上涨情况下,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
b.将不能付出的应付账款转入资本公积
c.将固定资产处置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
d.本期销售的商品,本期结转成本
abcd
标准答案:d
解 析: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只有d符合配比原则。
7、下列业务中,体现重要性原则的是()。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b.对未决仲裁确认预计负债
c.对售后回购确认递延收益
d.对低值易耗品采取一次摊销法
abcd
标准答案:d
解 析:a、c选项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b选项体现的是谨慎性原则。d选项体现的是重要性原则。
二、多选题:
8、下列项目中,不能作为资产列报的有()。
a.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待处理的财产损失
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abcd
标准答案:b, c, d
解 析:经营租入的设备,不能作为自有资产入账;计划购买的设备只能在购入后才能入账。待处理的财产损失预期已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9、收入的发生可能导致的结果有()。
a.资产增加
b.费用增加
c.负债减少
d.所有者权益增加
abcd
标准答案:a, c, d
解 析:收入的发生可能导致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或负债减少;不会使费用增加。
10、下列业务事项中,可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的有()。
a.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b.发放股票股利
c.接受货金资金投资
d.出售无形资产
abcd
标准答案:a, c, d
解 析:发放股票股利只是引起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11、下列业务事项中,可引起资产、负债同时变化的有()。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b.计提短期借款利息
c.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d.取得长期借款
abcd
标准答案:a, d
解 析:计提短期借款利息和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变化。
12、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有()。
a.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
b.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c.因客户的财务状况好转,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30%降为15%
d.因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按规定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abcd
标准答案:c, d
解 析: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企业专利申请成功,不得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全部予以转回,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选项cd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
13、在确认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时,应满足的条件有( )。
a.符合会计要素定义
b.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流出企业
c.经济利益能够可靠计量
d.符合历史成本原则
abcd
标准答案:a, b, c
解 析:在确认资产等会计要素时,除要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外,还应满足以下两项基本确认条件:(1)该项目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2)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14、会计实务中使用的计量基础有()。
a.可变现净值
b.现行市价
c.历史成本
d.账面价值
abcd
标准答案:a, b, c
解 析: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行市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账面价值不属于计量基础。
15、财务会计报告包括()。
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注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财务部门总结报告
abcd
标准答案:a, b, c
解 析: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组成。
三、判断题:
16、如果某项资产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使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也不能作为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对错
标准答案:正确
解 析:根据资产的特征,资产能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当某项资产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时,应予转销,不再确认为资产。
17、利润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经营成果,不应包括企业在偶发事件中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对错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不一定是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因此利润中包含企业在偶发事件中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18、合理估计企业资产的减值并提取相应的准备,这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对错
标准答案:正确
解 析:《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资产发生减值时,应计提准备,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19、一般来说,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最常用的计量基础是可变现净值。()
对错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最常用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
20、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就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以估计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未来现金流出后的余额。()
对错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以估计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未来现金流出后的余额,用恰当的折现率予以折现而得到的价值。
21、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特定日期的现金流入、流出状况。()
对错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流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