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简述人力资源预测的内容、原理和作用 答:内容①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②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与增 ...
9、简述人力资源预测的内容、原理和作用
答:内容①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②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与增量预测;③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④企业特种人力资源预测原理通过各种定性、定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规律性;包括需求预测与供给预测,以及二者的平衡作用①对组织方面的贡献;②可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10、分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
答: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因素包括:①顾客需求的变化;②生产需求;③劳动力成本趋势;④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趋势;⑤追加培训的需求;⑥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况;⑦旷工趋向;⑧政府方针政策的影响;⑨工作小时的变化;⑩退休年龄的变化;11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11、列举并简述你所知道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分析方法
答:① 经验预测法:利用现有的情报和资料,根据有关人员的经验,结合本公司的特点,对公司的人员需求加以预测;②描述法:通过对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有关因素的变化进行描述和假设,从描述、假设、分析和综合中提出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③德尔菲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分析评估,并通过多次重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④转换比率法:根据企业生产任务估计组织所需要的一线生产人员的数量,然后根据这一数量来估计辅助人员的数量;⑤人员比率法:先计算出企业历史上关键业务指标的比例,然后根据可预见的变量,计算出所需要的各类人员数量;⑥趋势外推法:根据人力资源历史和现有资料,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具有连续性的原理,运用数学工具对该序列加以引申。即从过运去延伸将来,从而评估人力资源的未来发展状况,达到预测目的;⑦回归分析法: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和发展趋势,达到预测目的;⑧经济计量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且考虑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依此来预测人力资源需求;⑨灰色预测模型法:对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或未确定信息的系统进行预测;⑩生产模型法:根据企业的产出水平,和资本总额来进行预测;11马尔可夫分析法:通过观察历年企业内部人数的变化,找出组织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由此推断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和状态;12 定员定额分析法:通过对工作定额分析、岗位定员、设备看管定员定额、劳动效率定员、比例定员等方式来进行预测;13计算机模拟法:在计算机中运用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式,对各种情况下企业组织人数和配置运转情况进行模拟测试,从模拟测试中预测人力资源需求。
12.列举并简述人所知道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分析方法
答:①人力资源信息库: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库,获取员工的晋升、调动、解聘等方面信息,来确切反映员工流动信息,达到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分析;②管理人员接替模型:设计管理人员的接替模型,从而达到管理人员的供给预测;③马尔可夫模型:通过发现组织人事变动的规律,推测组织在未来的人员供给情况;④外部供给预测分析:综合考虑地域性因素,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等因素,对外部供给预测进行分析。
13、如何进行企业人员的供需平衡分析?
答:①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生产式工作效率低下,说明人力资源供大于求;②企业设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既是一种浪费,同时也说明人力资源供小以求;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进行深入的预测分析之后,根据两个方面预测的结果,进行全面的综合平衡。
14、简述制定人员规划应遵守的原则以及及的制定程序.
答: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应遵守四方面的原则:①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②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③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④保持适度流动性原则
15、简述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内容与作用.
答:包括:①技能清单:包括员工的岗位适合度,技术等级和潜力等方面信息;②管理才能清单:包括管理者的管理才能及业绩。作用是:①为人事决策提供可行信息;②能够使企业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
16、请列出一个具体的案例:按照本章介绍的人员规划的程序与方法有行编制一份企业年度人力资源计划书
答:立鹏公司2007源计划书
2006要结束,为了做好2007年的人力资源计划,特就公司2007年的战略目标及实际情况,作出2007年的人力资源规划:
①人员配备计划:在2006年销售量400万的基础上,2007年再增加1000万的前提下,计划从内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培训一些优秀员工或干部担任基层管理或更高一级的管理,再在现有的500人的前提下,根据人力资源需求分析,适当的招聘一部分员工;
②人员补充计划:按照内部供给分析,预测内部供给人数,再进行外部供给分析,预测外部供给人数,根据公司增加100万销售的战略要求,并对各个岗位,人员配置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确定最终的补充人数;
③人员晋升计划:按照晋升条件,晋升比率,晋升时间等指标,进行综合的考核,确定人员晋升计划,达到人与事的最佳匹配,把有能力的人用到最适合的岗位上;
④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制定2007年的年度培训计划,有效的开发人员培训与开发。培训计划包括:受训人员的数量、培训的方式方法、培训的内容、培训费用的预算等。最大极限的开发员工的潜能;
⑤员工薪酬激励计划:为了保证公司人工成本与经过状况之间的恰当比例关系,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制定薪酬激励计划。先对未来的薪酬总额进行预算,并设计、制定、实施未来一年的激励措施,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⑥员工绩效管理计划:通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把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与组织需要结合起来,从而有效留住人才,稳定公司的员工队伍。开展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绩效评估,确定其绩效奖金,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公司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⑦其他计划:制定员工援助计划,安全生产计划等,确保员工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援助,让其感到公司的温暖,从而以厂为家的概念。提高安全生产,最大能力地保障生产需要。既为企业节省了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支出,又同时保障了员工的人身安全,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第一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将军运用其拥有的力量,指挥军队对抗敌人。
企业整体战略、事业战略、功能战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1)将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企业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整合来达到与企业经营战略保持一致的目的;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变革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整合: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之一是要达成组织中各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整合。
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种整合机制,可以通过组织发展的阶段整合外部经济及社会环境,以及整合内部运作之人力资源的各项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5p模式:人力资源哲学(philosophy)、人力资源政策(policies)、人力资源规划(programs)、人力资源职能(practices)、人力资源流程(processes)。
第二节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最大的价值,通过组建一支企业发展所需的员工队伍和造就一种激发员工动力的新型的管理机制,并通过多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来实现这种创造价值的目标。
队伍:高度重视知识者和企业家,他们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机制:分三部分:为了创造价值,建立激励机制;为了评价价值,建立绩效管理机制;为了分配价值,建立竞争性薪资结构。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和任务:新时期的要求:熟悉本公司的业务;具有经营者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咨询和沟通技能;了解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相关工作要求;懂得进行人力资本管理;能进行团队设计和培养;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具有个人主动性;有较好的工作组织能力。
部门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首先应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对人力资源管理直接负责,又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其他管理人员合作:1)战略伙伴;2)流程专家;3)精通业务;4)变革管理;5)员工的支持者;6)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者;7)可信任者。
角色定位:计划者;2)立法者;3)催化者;4)咨询员;5)经营战略伙伴;6)监督员;7)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