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基础指导 >

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560题

2008-10-04 
常识练习题560题一、常识练习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a.《史记》 b.《春秋》 c.《论语 ...

常识练习题560题
一、常识练习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
a.《史记》 b.《春秋》 c.《论语》 d.《汉书》
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汉书》c.《诗歌总集》d.《尔雅》
3.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a.《神农本草经》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d.《黄帝内经》
4.下列哪一样茶不是半发酵的茶?()
a.包种茶b.铁观音 c.冻顶茶 d.龙井茶
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家副主席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6.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合适,因为刘律师有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b.合适,因为刘律师需要代为承担举证责任
c.不合适,因为刘律师无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d.不合适,因为刘律师的调查未经人民法院同意
7.下列哪一种菜描述的口味与实际不同?()
a.四川菜、湖南菜重辛辣b.江苏菜、浙江菜重鲜嫩
c.广东菜重甜味和变化 d.台湾菜重酸味
8.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a.软玉b.寿山石 c.钟乳石 d.滑石
9.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军队b.政党 c.政权 d.思想
10.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a.75年 b.76年 c.77年 d.78年
11.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
12.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
a.萌芽、酝酿阶段 b.初步形成阶段
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d.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1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改革开放 b.展才是硬道理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4.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本质 b.优越性 c.目标 d.基本特征
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c.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d.建立经济特区
17.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c.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8.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
a.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b.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c.实行规模经营 d.发展科技和教育
19.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实行公司制 b.实行股份制
c.抓大放小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b.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22.健全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价格的形成机制是()
a.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b.国家制定价格为主
c.计划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 d.各方自由定价
23.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化生产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24.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3万元,他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c.按资分配 d.按技术这一要素进行分配
25.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a.基本方针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略 d.指导思想
26.我国的国宝是()
a.金丝猴 b.白鳍豚 c.东北虎 d.大熊猫
27.行政机关对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时,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封存证据
b.经行政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可以先行扣押证据
c.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d.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提存证据
28.下列有关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
b.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
c.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而诉讼法、民法、商法属于私法
d.“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这一段话是由列宁讲的
29.五千年前中国服饰虽经时空因素不断改变,然而从外衣来看,传统服饰的基本造型可分为()
a.并服:上衣下裳 b.并服:长袍马褂
c.并服:长袍深衣 d.并服:旗袍礼服
30.中国建筑一直是站在一个台基上,台基的高低与建筑物的重要性成比例,使得大型建筑物看来更显得庄严大方;另外,依曲线而建造的中国建筑,优美典雅的特质是
a.墙壁线和地基线 b.水平线和垂直线
c.屋顶脊线和墙壁线 d.青亘线、砖石线、屋顶脊线
31.中国人盖房子讲究“坐北朝南”的原则,如果你家的房子就是这样,而你站在家里,朝着家外的大门,请问你的左手会是什么方向?()
a.东 b.西 c.南 d.北
32.各种比赛都有人胜利,有人失败,但是谁胜谁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胜不骄,败不馁”,换句话说,就是()
a.胜了不重要,败了没关系 b.胜了不稀奇,败了再较量
c.胜了不打紧,败了认倒霉 d.胜了不自满,败了再准备
33.杜牧是我国哪个朝代的诗人()
a.唐b.宋c.元d.明
34.海洋中最多的生物是()
a.鱼b.甲壳动物c.水生植物d.浮游生物
35.中国现在有几个直辖市()
a.3b.4 c.5d.6
36.关羽在麦城被谁打败()
a.曹操b.周瑜c.吕蒙d.陆逊
37.日不落帝国是()
a.英国b.美国c.俄国d.德国
38.无敌舰队是哪个国家的()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德意志
39.新能源技术不包括()
a.核能b.石油c.太阳能d.海洋能
40.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41.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政治协商议会
42.电脑病毒是()
a.细菌b.有害物质c.程序d.黑客
43.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是()
a.清b.民国c.汉d.满洲国
44.梅兰芳在京剧中扮演的角色称为()
a.生b.旦c.净d.末
45.1990年“沙漠风暴”是美国针对哪个国家发动的?()
a.科威特b.伊拉克c.阿富汗d.伊朗
46.中国医生发明了一种以毒攻毒的预防方法,这种方法于十八世纪初传到欧洲,后来英国医生金纳应用牛痘接种法原理,预防了今日世界各国的()
a.艾滋病b.肺结核c.鼠疫d.天花
47.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43种针灸治疗有效的适应症。针灸操作简单,副作用少,效应广泛,已掀起现代医学科学界研究的热潮,针灸的理论基础在于调()
a.氧b.血c.身d.气
48.两千年前世界最老最成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采用现代什么样的科学原理()
a.开山辟地,分工合作b.愚公移山,日积月累
c.以山治山,以水治水d.引水灌溉,分洪减灾
49.世界最老的运河之一是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比现今的巴拿马运河要早两千多年,灵渠采用的是什么设计原理?   a.河道弯曲b.炸药开山c.梯级船闸d.河水流通
50.中国东汉张衡是第一架观测地震方位仪的发明家,请问他的地震仪是根据什么原理运作的?()
a.平衡b.抽象c.光学d.杠杆
51.太平洋铁路在公元1863年建造,最后在公元1869年完工,完工时,中国有多少人参加这项工程?()
a.六千名b.九千名c.一万四千多名d.两万名
52.“草船借箭”是诸葛亮想出的好计谋,请问发生在哪一个朝代?()
a.春秋b.战国c.东周d.三国
53.中国的国球是()
a.足球b.蹴鞠c.羽毛球d.乒乓球
54.某研究所在装运存有放射性物质的铅箱时,一只箱子从车上掉下来,吴明(8岁)看见后,即取出箱中的放射性物质玩耍,结果因过量吸收放射性物质而得病。吴明的治疗费和其他必要费用应由谁承担?()
a.吴明的监护人   b.某研究所
c.主要由某研究所承担,吴明的监护人适当分担
d.主要由吴明的监护人承担,某研究所适当分担
55.我国的基本**是()
a.宪法b.民法c.行政法d.安全法
56.“诗圣”是指()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
57.甲、乙两家各有小院,隔墙而居,院墙高约两米。一天,甲家夫妇下田务农,将两周岁的儿子丙锁在自家的院子里玩。不巧,乙家的一只公鸡飞过院墙,将丙的左眼啄伤。甲家为此支出医药费近万元。对甲家所受的损失应如何承担?()
a.应完全由乙家承担
b.应主要由乙家承担,甲家也应自担一部分
c.应由甲、乙两家平均分摊
d.应主要由甲家承担,乙家给予适当补偿
58.村民甲(18周岁)路过村民乙家门口时,用一块石头向乙家所养且卧在乙家门口的狗打去,该狗立即扑向甲,甲因跑得快未被狗咬,狗咬伤了甲旁边的行人丙。丙因躲避,将路边丁叫卖的西瓜踩碎三个。丙因治伤支付医药费60元。丁的三个西瓜价值16元。对丙、丁损失应由谁赔偿?
a.丙的损失由甲赔偿,丁的损失由丙赔偿
b.丙的损失由乙赔偿,丁的损失由丙赔偿
c.丙的损失由甲和乙赔偿;丁的损失主要由甲赔偿,丙予以适当补偿   d.丙、丁的损失均由甲赔偿
59.某合伙组织起字号为“通达商场”,由甲、乙、丙合伙经营,其中甲出资40%,乙、丙各出资30%。甲被推选为负责人。在与丁的诉讼中,甲放弃“通达商场”对丁的债权5万元,乙、丙知道后表示反对。甲的这一行为的效力如何?()
a.甲放弃债权的行为无效,因为未取得乙、丙的同意
b.甲放弃债权的行为部分无效,即对乙、丙的份额不发生效力
c.甲放弃债权的行为效力未定,即取得乙、丙的同意发生法律效力
d.甲放弃债权的行为有效
60.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集中制d.人民**专政
6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为人民服务
6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b.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
d.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6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
a.对外经济关系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d.外交关系
64.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一极独霸世界b.两极格局对峙
c.三足鼎立d.多极化
65.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
a.行政管理权、立法权b.独立的司法权
c.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
d.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66.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a.爱国主义性质的b.社会主义性质的
c.人民**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67.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d.帝国主义的侵略
68.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69.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d.五卅运动
70.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71.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党指挥枪b.官兵一致c.军民一致d.**建军
72.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
a.积极防御的思想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c.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的思想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73.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74.“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革命根据地建设d.党的领导
75.抗日战争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b.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c.互谅互让d.独立自主
76.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
a.根本保证b.必要条件c.依靠力量d.决定因素
77.杂交水稻之父是()
a.袁隆平b.吴敬琏c.道尔顿d.上本奎应
78.下列不是生物技术的是()
a.基因技术b.细胞工程c.酶工程d.dna工程
79.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
a.99%b.99.9% c.99.8%d.99.98%
80.下列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是()
a.美国b.中国c.俄罗斯d.意大利
参考答案
1.a2.a3.b4.d5.a6.c7.d8.d9.c10. b
11.a12.c13.d14.a15.d16.b17.d18.d19.d20.d
21.c22.a23.c24.b25.c26.d27.c28.c29.c30.d
31.a32.d33.a34.d35.b36.c37.a38.a39.a40.c
41.c42.c43.a44.b45.b46.d47.d48.d49.c50.d
51.c52.d53.d54.b55.a56.b57.d58.d59.c60.b
61.c62.b63.a64.d65.d66.b67.d68.a69.c70.b
71.a72.a73 c74.d75.d76.c77.a78.d79.c80.d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从唯物论角度看,坚持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因为( )。

  a.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只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做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从辩证法角度看,要围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因为( )。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c.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3.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

  a. 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国务院各部、委、局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能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 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 阶级斗争 b. 社会基本矛盾

  c. 科学技术革命 d. 改革开放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与时俱进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坚持党的先进性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a. 为人民服务 b. 集体主义

  c. 诚实守信 d. 爱国守法

  8.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启示我们( )。

  a. 西部大开发实质上是人才的开发

  b. 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c. 劳动者要把增强道德意识放在首位

  d.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开展科技创新

  9.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 从新**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11.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途径是( )。

  a.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b. 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扩大并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

  12. 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 )规定。

  a. 自治条例 b. 单行条例 c. 法律 d. 宪法

  13. 下列哪项仅属国家所有?( )

  a. 煤矿 b. 森林 c. 草原 d. 滩涂

  14.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 疾病 b. 年老

  c. 丧失劳动能力 d. 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

  15. 下列财产应该收归国家所有的是( )。

  a.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 b. 遗失物

  c. 漂流物 d. 失散的饲养物

  16. 最近,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人类记忆力衰退的原因,这个原因是( )。

  a. 神经细胞恢复机能时间延长 b. 智力衰退

  c. 脑血管老化 d. 脑细胞减少

  17. 对( )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a. 行政立法行为 b. 行政处分

  c. 具体行政行为 d. 行政调解行为

  18. 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19.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最多可有多少人?( )

  a. 30 b. 40 c. 50 d. 60

  20. 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权利能力是公民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 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 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第一节法理学

  一 法的概念与特征

  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者意志并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

  (一)、法是为人们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法是为人们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这是它的首要特征。由于具有这一特征,法才与上层建筑中的国家、军队和其他种种现象区别开来。

  (二)、法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

  从法的产生和变动途径看,法是由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国家政权机关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的;从法的实施方式看,法是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其实施的。

  (三)、法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

  1 法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具有普遍性

  2 法的形式和分类具有明确性、肯定性

  (四)、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从内容构成的角度看,法主要由规范性内容和非规范性内容构成,其中前者是主要的。而规范性内容(法的规则)中,权利和义务又是主要内容。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又一重要特征。

  二 当代中国法的形式******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的,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即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概括性最强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法律的权力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修改自己制定的法律;另一方面可以对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的目的或其事项范围主要有二:一是为执行法律,对某些行政管理事项作出规定,一般在有关法律中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国务院制定实施细则等,这被称为一般行政的授权立法;二是对宪法第89条规定的国务院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国务院可以直接制定行政法规,这被称为行政的职权立法。此外,立法法第9条规定还规定了对行政的特别授权立法,需制定法律予以规范的事项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可以通过特别的授权决定,在某一尚未有法律规范的事项上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条件成熟后再行国家立法;但有关犯罪与刑罚、剥夺公民政治权利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不得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即省级人民政府、经济特区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这些主体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叫做地方性法规。但由于省与较大的市是两级行政区划,所以,不仅地方性法规的效力等级低于法律,而且它本身也分为两级。地方性法规如属于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其前提是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如属于较大的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其前提还包括不得与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省级地方性法规在完成立法程序且生效后,要即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级地方性法规通过后,要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方能生效,并由后者即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此外,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制定经济特区法规在本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的法规。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法规的通俗称谓,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是根据自治权制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单行条例是根据自治权制定的调整某一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自治法规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上,本质上属于地方性法规的一种。一般而言,我国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或可以称为广义的实在“法”的文件以较大的市为终止点,唯一的例外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县级,它们也可以制定法规,即县的自治法规。

  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它们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中自治区的自治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并由后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此外,自治区和自治区中较大的市在一般性问题上还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6.规章

  规章属于行政法律规范,包括两种:一种是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务院直属机构,依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章,叫做部门规章,它与地方性法规基本上属于同一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另一种是省级和较大的市级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或本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章,叫做地方规章,其效力等级低于地方性法规。

  三 立法

  立法是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制定法,通常指有权的国家机关所进行的直接立法活动,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认可法,指有权的国家机关所进行的旨在赋予某些习惯、判例、法理、国际条约或其他规范以法的效力的活动。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则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变更现行的国内法、国际法、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活动。

  二、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活动中,所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一)提出法案**

  提出法案,就是由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组织和人员,依据法定程序向有权立法的机关提出关于制定、认可、变动规范性法文件的提议和议事原型的专门活动。

  在中国现时期,全国人大主席团、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法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法案。

  (二)审议法案

  审议法案,就是在由法案到法的阶段,由有权主体对法案运用审议权,决定其是否应列入议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对其加以修改的专门活动。

  (三)表决和通过法案

  表决法案,是有权的机关和人员对法案表示最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态度。

  立法机关大会表决法案的基本方式,通常有公开表决和秘密表决两种。通过法案的基本原则一般是少数服从多数,法案只有获得法定多数表决者的赞同,才能通过而成为法。普通法案通常由法定会议人数中的普通多数通过。特殊法案如宪法案,由特殊多数通过。在中国,全国人大审议的普通法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案,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四)公布法***

  公布法,是指由有权机关或人员,在特定时间内,采用特定方式将法公之于众。亦称法的颁布。

  在中国,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后,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经批准后,由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经批准后,分别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或者自治区主席或者市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