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类别: 《西方经济学》难点重点知识点 rar压缩文件/word文档 资料下载: 点击这里下载
供求变动的影响因素各是什么?(1)需求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
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影响因素:①消费者的收入;②消费者的偏好;③相
关商品的价格;④消费者的预期、政府政策等。
(2)供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
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影响因素:①生产技术水平;②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③相关商品的价
格;④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预期、政府政策等。
运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为什么 70 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产量?"谷
贱伤农"是指粮食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农民从中获益,反而还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
低。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在丰收年份,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增
加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收益减少,结果是农民的总收益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下降,即增产不增
收。
同理,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油的供
给,会使得石油的价格将上涨。总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油价下降,造成损
失。故要限制石油产量。
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利用基数效用论加以说明?①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大
小可以用基数加以衡量,并且是递减的。
②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会以货币的边际效用?为标准来衡量增加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用 mu,以便
获得最大满足。若 mu/p>?,消费者就选择消费商品;若 mu/p<?,消费者则选择消费货币。因此,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 mu/p=?。它表示,为了获得最大效用,消费者购买任意一种商品时,每
单位货币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同,恰好等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③上式意味着,如果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比如提高),那么消费者选择的该商品的消费数量也会随
之变动(减少)。这说明,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
斜。
试用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 (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可以排序,并满足完备性、传递性、
连续性和不饱和性等公理假定。
(2)用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指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的商品组合描述
出来的轨迹。性质:①不相交;②有无数条;③向右下方倾斜;④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
(3)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时又受到既定收入的限制,因此,引进预算约束线分析。
(4)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约束下消费者实现的效用最大化。这一均衡点可以用无差异曲线与
预算约束线的切点表示:rcs 1,2=p 1/p2 p 1x 1 p 2x 2=m
即:当消费者根据偏好决定的两种商品的相对价值恰好等于两种商品在市场上的相对价值时,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