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考研名师成海解读09政治大纲变动和趋势预测

2008-10-04 
  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2009年考研政治大纲正式出版,今天我们邀请到万学海文考研政治辅导名 ...

  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2009年考研政治大纲正式出版,今天我们邀请到万学海文考研政治辅导名师成海老师做客嘉宾聊天室,为考生分析2009年政治大纲最新变动和趋势预测。成老师长期从事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工作,辅导经验丰富,谙熟考研命题动向和规律,是考研领域的实力派人物,今天就有请成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

  主持人:今年教育部制订的《2009年全国项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日前已出版发行,成老师,今年的考研政治理论大纲都有哪些新的变动呢?

  成老师:与去年相比,09年考研政治理论大纲马哲、政经、毛概这三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新变化集中在邓三和世经两门学科上,其中,邓三的变化尤为显著,是新大纲变化的主旋律。

  一、世经共有6处变化,表述变动5处,知识点整合1处

  1、第二章第二节第六个知识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修订为“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2、第二章第三节第七个知识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表现。”修订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3、第二章的标题“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修订为“当今时代主题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4、第二章第一节的标题“时代主题的转换”修订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

  5、第三章第三节的标题“建立国际新秩序”修订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6、另1处为知识点的整合。第三章第三节中的三个知识点“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整合为两个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邓三变化大,内容和体系都进行了较大调整

  1、第一章标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修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第一章第一节前新增了三个知识点,分别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3、第一章第一节标题改为“邓小平理论”。

  4、原第一章第二节的标题“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改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调整为第一章第一节的最后一个知识点。

  5、原第二章调整为第一章第二节,标题改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的知识点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原第三章调整为第二章,其第二节的知识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位置调换,并在两者后新增知识点“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宝”。“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改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

  7、原第三章第二节中的知识点“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调整为第三章第一节第三个知识点。

  8、原第四章调整为第三章。

  9、原第五章调整为第四章。

  10、原第五章第三节中的知识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11、原第六章调整为第五章,标题修订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2、原第六章第一节调整为第一章第三节,标题修订为“科学发展观”,涵盖的知识点包括: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3、原第六章第二节调整为第九章,第一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涵盖的知识点包括: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涵盖的知识点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新增知识点。

  14、原第六章的第三节调整为第五章第一节,第四节调整为第二节,其标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的知识点“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改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第五节调整为第三节。

  15、原第七章调整为第六章。

  16、原第八章调整为第七章,其第一节中的最后两个知识点合并为“巩固和完善人民**专政的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其第二节中的知识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

  17、原第九章调整为第八章,其第二节中的知识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调整为第三节,标题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的知识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8、原第九章第三节“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被删除。

  19、第十一章第三节的标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修订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其中的知识点“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拆分为两个知识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20、第十二章第三节的标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改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其中的知识点“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改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一、邓论框架体系介绍

第一部分:总论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基础论。是这门课程最基础的理论。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本章是讲党的思想路线。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或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是指导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部分:分论。分别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以及外交政策。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本章讲基本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本章主要讲政治制度、民族政治制度建设,我们国家发扬民族的整个政治制度建设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国制国家。

“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章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的内容。

“第十章”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本章讲如何实现祖国的统一。

“第十一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本章主要讲外交政策。

第四部分:结论。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本章主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本课程基本内容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1)内容多,涉及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

既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又有战略、方针、政策;既有经济又有政治、文化、祖国统一;既有国内又有国籍。

(2)现实性强,与现实联系十分密切。

(3)理论观点内涵大、外沿小。

二、邓论命题特点揭示

命题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不同的分析。

《邓论》的分数很高,仅仅低于《哲学》,从2003年文科和理科合卷以来,《邓论》在试卷当中的分值,除了2007年19分以外,其他年份的分值都在20分以上。

2003年22分

2004年20分

2005年20分

2006年21分

历年来,《邓论》的平均分在五门课程当中是比较高的,难度系数比较低。

1.《邓论》第一个命题特点:以《考试大纲》新增和调整的知识点为命题重点。

2.《邓论》第二个命题特点:试题看似不难,实质不易

3.《邓论》第三个命题特点:与现实的联系最密切

4.《邓论》第四个命题特点:《邓论》的选择题

从辅导的角度来讲,必须由老师来突出重点;从学员角度来讲,抓住重点来复习。

作者简介:

肖秀荣:考研网校名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现北大国际关系学院)。1991年至2004年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入学统一考试命题组成员,曾任政治命题组副组长及学科组组长,参与历年考研政治大纲的修订和《政治理论复习参考书》(“红宝书”)的编写。14年的考研政治命题经验无疑使肖秀荣教授成为很有影响力的命题专家。凭借14年的考研政治命题经验和长期从事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肖秀荣教授授课重点突出,对考点的把握极为准确,直击命题要害。2008年考研考前点题及四套预测题多题命中!2007年1月考前点题及4套模拟试题直接命中考研政治考点分数达84分,其中6道分析题全部命中,真正体现了肖秀荣老师的雄厚实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