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2009年考研政治复习指导之疑难问题解答

2008-10-04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 ...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问:标准答案为a,但为什么不选d?

解答:

首先,从哲学史上考察,辩证法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辩证法,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三个阶段。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二者的辩证统一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介的。

主观辩证法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诸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有其主观的形式,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来断定承认主观辩证法就是主张唯心主义。这是因为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作为主观辩证法基础概念本身有其客观的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现象、关系、过程的一种抽象。它本身是人们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反映。请您理解上面的知识点,然后再看题目就会很清晰了。祝愿您学习愉快!

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问:该题目选a,但是如何理解b呢?请老师解答。

解答: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相互分离的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两者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两者的相互联结表现在:一方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中有斗争性。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是具体的同一,因此,没有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另一方面,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中有同性。差别和对立总是和统一相连接,没有矛盾的相互联系,斗争也就不可能发生,因此,没有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矛盾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为其矛盾。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与斗争性的绝对性的关系,与事物静止的相对性与运动的绝对性的原理是相一致的。

(3)既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互相联结,任何矛盾都是由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方面构成的,因此,我们在认识活动和实践过程中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学会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克服只见同一不见对立或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学观点。

3.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使人:( )

a.掌握全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知识

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c.正确认识自然现象

d.妥善处理工作中的一切事情

问:该题目选b,为什么不选c呢?

解答:这是一个新增考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作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使人们在生活中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但不可能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和妥善处理工作中的一切事件,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素质和精神修养提高。


1.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

a.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b.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c.真理和廖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d.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问:真理的相对性为啥不是真理和廖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解答:

该题目选 b

本题目考查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针对真理的内容而言,因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从广度、深度和进程上,(真理)认识都有待于扩展、深化和发展。a项: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内容本身的相对性,而不是指真理标准的多重性;c项:真理和谬误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只是没有绝对的界限而已;d项说法不准确,它最多只是表明认识有不同的角度、方式和立场,并没有表明真理内容本身的相对性质。

2.所谓客观真理,主要是指( )

a.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b.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c.人的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

d.人的正确认识中所含有的客观内容

问:客观真理为啥不是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而是人的正确认识中所含有的客观内容?

解答:

该题目选d,主要是本题考查客观真理的含义。客观真理是指正确认识中的客观内容。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a、c项:客观事实、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还没有成为认识,只是认识的对象和材料;b项只是一般的认识程序,没有涉及到正确与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