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考研政治毛概第二章复习要点及真题要解

2008-10-04 
  ●复习要点提示   本章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一课命题——也就是考生复习的“重中之重”,几 ...

  ●复习要点提示

  本章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一课命题——也就是考生复习的“重中之重”,几乎每年都有试题,所占分值大约在5至10分之间。2003年、2005年、2007年在本章各出了一道10分的分析题。

  此章所出的试题大多侧重于对新**主义革命理论中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诸如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旧**主义革命向新**主义革命转变的必然性;新**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有关新**主义革命的性质、革命领导者、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前途诸问题,**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和一般资本主义的政策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问题上的理论和实践;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问题。

  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考生只要把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弄清,可以应付各种题型的试题,可谓“万变不离其宗”。预计2009年本章仍是出题的重点章之一,且可能以分析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对新**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理解和把握。

  ●近七年的考试真题

  1、2001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软弱性 b.动摇性 c.妥协性 d.不彻底性

  【答案】a

  2、2001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抗日**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国民党、**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答案】c

  3、2002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c

  4、2003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c.建立新**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答案】d

  5、2003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专政国家所有

  【答案】b

  6、2004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新**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答案】c

  7、2004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c.《新**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答案】b

  8、2006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广大,结果是

  a.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力量

  b. 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 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 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答案】c

  9、2002年的“多项选择题”

  【原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e.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答案】abc

  10、2004年的“多项选择题”

  【原题】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新**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答案】de

  11、2006年的“多项选择题”

  【原题】194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下列选项中对这一路线所包含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a. 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b. 团结中农,允许中农有比他人略多的土地

  c. 没收地主土地,不再对地主分配土地

  d. 实行耕者有其田,将土地的所有权分配给农民

  【正确答案】abd

  12、2001年的“辨析题”

  【原题】中国的新**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答案要点】

  (1)中国的新**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从革命阵线上说,它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主义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中国的新**主义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因此,它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主义的;但是,它的目的又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而是由新**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13、2004年的“辨析题”

  【原题】在新**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在新**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并不取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及其变化。

  (2)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基内容的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中国共产党在新**主义革命过程中,对民族资本主义必须始终采取保护政策。

  (3)民族资本主义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但是,无论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还是脱离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都不应改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政策。

  14、2003年的“分析题”

  【原题】1944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中国共产党新**主义政策的问题时指出:“任何地方的共产党必须将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另一件全然不同的事物即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必须严格地将观察、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同我们实际采用的新**主义政策加以区别。”“没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就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现在的社会革命的**阶段;而没有新**主义政治制度,我们就不能将共产主义哲学正确地运用于中国的实际。”

  请依据毛泽东的论述,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新**主义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与在一定历史阶段实际采用的现行政策的辨证关系。

  (2)人类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将经历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制订了不同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经过**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党制定了新**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并为之努力奋斗,实现了由新**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4)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脚踏实地地实践这个纲领。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15、2005年的“分析题”

  【原题】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另一种认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请回答:

  (1)上述两种观点分别存在什么错误倾向?

  (2)毛泽东在1948年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请依据这一观点分析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性质。

  【答案要点】

  (1)第一种观点视资产阶级为中国**革命的主体和阶级基础,夸大资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忽视无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地位,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第二种观点混淆**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无视民族资产阶级有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排斥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犯“左”倾教条主义和关门主义的错误。(注:如果考生从**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可适当给分)

  (2)因为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中国革命的性质不会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由于主要的革命者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腽,其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又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即新**主义革命。(注:如果考生不加分析,直接得出结论是新**主义革命,得分不应超过2分)

  16、2007年的“分析题”

  【原题】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0%。下表系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大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的数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当地土地流向及农村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简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

  (3)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此表说明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

  36答案要点:(1)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农村直接的剥削者,地主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率明显降低;直接的被剥削者,广大贫雇农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量有所增加;中农的户数和土地占有量明显增加。上述土地流向及各阶级、各阶层户数的增减,表明封建势力在削弱,农民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4分)

  (2)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一方面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从而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进行抗日的民族战争;另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进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3分)

  (3)上表说明,封建势力虽然有所削弱,但封建的剥削关系仍然存在,少数地主仍然占有较多的土地,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占有的土地仍然较少,他们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减租减息政策是一项适用于抗日战争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过渡性政策。要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完成新**主义革命,必须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3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