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成考试题 >

0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卷

2008-10-03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 ...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饮酒》是一首( )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古诗

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 )
a.《张中丞传后序》 b.《李将军列传》 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

3.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
a.契柯夫 b.莫泊桑 c.巴尔扎克 d.都德

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
a.《韩非子》 b.《墨子》 c.《论语》 d.《诗经》

5.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a.借喻 b.借代 c.比拟 d.比喻

6.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
a.《陌上桑》 b.《氓》 c.《短歌行》 d.《杜陵叟》

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 )
a.意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一般用法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 )
a.《行路难》 b.《杜陵叟》 c.《蜀相》 d.《泊秦淮》

9.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艾青 d.闻一多

1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岑参

11.《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
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 b.教人学会休息
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d.洗涤灵魂

12.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 )
a.姜氏何厌之有? 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3.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 )
a.骚赋 b.古赋 c.骈赋 d.文赋

1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汤显祖 d.马致远

1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 )
a.暂时 b.突然 c.新颖 d.姑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镇在题中横线上)

16.“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

17.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_________》、《大学》和《中庸》。

18.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19.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20.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饮酒》是一首( )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古诗

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 )
a.《张中丞传后序》 b.《李将军列传》 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

3.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
a.契柯夫 b.莫泊桑 c.巴尔扎克 d.都德

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
a.《韩非子》 b.《墨子》 c.《论语》 d.《诗经》

5.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a.借喻 b.借代 c.比拟 d.比喻

6.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
a.《陌上桑》 b.《氓》 c.《短歌行》 d.《杜陵叟》

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 )
a.意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一般用法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 )
a.《行路难》 b.《杜陵叟》 c.《蜀相》 d.《泊秦淮》

9.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艾青 d.闻一多

1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岑参

11.《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
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 b.教人学会休息
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d.洗涤灵魂

12.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 )
a.姜氏何厌之有? 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3.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 )
a.骚赋 b.古赋 c.骈赋 d.文赋

1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汤显祖 d.马致远

1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 )
a.暂时 b.突然 c.新颖 d.姑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镇在题中横线上)

16.“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

17.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_________》、《大学》和《中庸》。

18.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19.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20.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

试述如何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
(1)"三个代表"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①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②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④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⑤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试述"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
"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1)我们党的历史证明,"三个代表"要求,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我们党在走过的光辉历程中,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只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才能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也才能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否则,党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世界进步潮流,落后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就会被历史所淘汰。(3)坚持"三个代表",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三个代表"要求,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试述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重要意义。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重要意义:(1)"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作的精辟论断;是深入结合我们党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而做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解决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作用;创造历史的是人民,人民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在当代中国,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3)"三个代表"的论述,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抓紧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实践课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去,落实到从严治党中去。

如何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1)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宏观经济调控方式主要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主要是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依靠国家对企业的直接调控来进行的。这种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方式,使企业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极大地扼杀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改革和转变这种调控方式。 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①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②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管理为主,着力于确定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发展战略,调节社会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③从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为主转向利用经济手段搞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2)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有三种职能,即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行政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管理国有资产、监督国有资产经营,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政府作为社会行政管理者,具有制定法律法规、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秩序等职能;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具有搞好经济发展预测、确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经济政策、调节总量平衡、优化经济结构等职能。目前,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①实现政企分开,即政府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宏观经济调控者的职能,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②实现政府社会行政管理者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开; ③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进行政府机构的改革,以适应政企分开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分开,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试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从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矛盾中,抓住制约、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现在虽然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全球性的战略问题。(2)发展问题所以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执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贫富差距扩大。如果南北方的不平等关系不解决,如果不能建立起比较平等的国际新秩序,那么整个世界经济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发展。所以,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它们的作祟,局部冲突和战争仍时起时伏;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改变,世界仍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试述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它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与协作关系不断扩大深化,当这种分工与协作关系超出国家的界限,生产社会化就日益发展成为生产国际化。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趋势,客观上必然要求对外开放。(2)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已使各国间的生产和消费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世界范围的体系。中国作为其中一员,只有自主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快的发展。(3)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的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闭关自守是与市场经济的本质相悖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需要对外开放。

试述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科学论断。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2)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逐步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锁国。这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全面落后的局面,遭受列强宰割的百年屈辱。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交往方面,虽有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国外的封锁,加之"文化大革命",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闭关自守。这使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又扩大了。(3)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邓小平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