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考频道 > 自考指导 >

自考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基础知识

2008-10-03 
一、《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成风,雅,颂三部分。 1、《氓》是我国 ...

一、《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成风,雅,颂三部分。


1、《氓》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弃妇诗。也是诗经中最有代表的弃妇诗。《氓》选自《诗经卫风》


2、《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关雎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3、《蒹葭》: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4、《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5、《生民》:选自《诗经大雅》文章祭祀了后稷


二、《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左传》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27年,记载了255年的历史。


1、《晋楚城濮之战》: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


2、《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文章人物:晋后,秦伯,佚之狐,烛之武,郑伯。


3、《郑子产相国》:选自《左传》襄公三十年、三十一年。


三、《国语》: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起于西周穆王12年(前990年)止于东周贞王16年(前453年)记载了五百多年的部分历史


1、《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周语上》


四、《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春秋时期的史料汇编。记载了12国从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以前240多年的历史。


1、《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文章中主人公作了:弹狭而歌;市义;狡兔三窟三件事。


2、《鲁仲连义不帝秦》:选自《战国策赵策》


五、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散文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由于其继承了庄子的思想,


后世并称其为老庄。


1、《庄子》:


庄子一书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显示出要追求精神绝对自由,摆脱生活牵累的倾向。其文章汪洋恣意,想象奇幻,


特别善于用寓言和历史故事说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指不借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外力限制的遨游。


六、、韩非子:


战国晚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思想家。


1《韩非子》:


其文章峻峭严刻,说理透彻,词义畅达,特别善于用寓言和历史故事说吏,其文章体制宏伟,气度不凡,标志着先秦说理


散文发展的高峰。


2、《五蠹》:蠹,蛀虫。五蠹指当时的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


患御者(指依附权门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经营工商业的人)。


七、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它在当地民歌的基础上创建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


1、《九歌》:


《九歌》据说是屈原流放湘沅一带时,根据当时的民间祭祀歌曲改变而成的,全部由十首组成。


2、《离骚》:离骚是一篇骚体文章。


离骚一词有多少种解释:


(1)、司马迁:离开忧愁。


(2)、班固:遭遇忧愁。


(3)、王逸:离,别也;骚,愁也。


3、《湘夫人》:选自《九歌》。一篇骚体文章《九歌》:民间祭祀世用的乐曲。


八、荀子:


荀况,战国晚期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后期的儒学大师。


1、《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劝学是一篇全面论述治学之道的文章。


2、《成相》使用当地民歌形势写成的。


3、《赋》是借多篇咏物说理,且较早以赋名篇的文章,是汉赋文学体裁的渊源之一。


九《论语》:


1、《待坐》:人物有:子路,曾晳,冉游、公西华。选自于《论语先进》


十、《孟子》:


1、《齐桓晋文之事》:主张施仁政。


十一、《墨子》:


1、《公输》: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秦汉部分


一、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中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年轻时曾到各地漫游,后接替其父,任太史令。不久便开


始了史记的写作。其间由于替李陵辩护获罪下狱。


1、《史记》: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分成,本纪,世家,表,书,列传等五部分,记载了上至传说时期的皇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三千年


左右的历史发展,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除了史记以外,司马迁还有《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传于后世


2、《项羽本纪》:所谓本纪,即记载帝王事迹。


3、《报任安书》:


司马迁以“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史记目的。


二、《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在体制上承袭《史记》而有所改变,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分


为12帝纪、8表、10志、70传,共一百篇。


三、《乐府诗集》:


乐府本来是汉代掌管音乐的结构,后来人们把乐府所保留下来的歌辞也叫“乐府”、“乐府诗”。


1、《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为无名氏。同时《孔雀东南飞》


是汉乐府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四、《古诗十九首》:


《古诗是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体的代表作。南朝萧统编文选时,将东汉末年一些佚名诗人的作品19首选编在一起,


称“古诗”,“古诗十九首”由此得名。


1、《行行重行行》:


本篇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写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五、贾谊:


被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由于怀才不遇,最终抑郁而死。


1、《过秦论》: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为这篇文章的结论。


六、李斯


1、《谏逐客书》:谏逐客书属于战国文学。


七、赵壹


1、《刺世疾邪赋》:《刺世疾邪赋》作于东汉后期。


八、张衡


1、《四愁诗》:《四愁诗》是我国较早的七言诗体。作者张衡。


九、晁错:


被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


三国两晋南北朝


1、建安七子:


孔融,王粲,陈琳,阮禹,徐干,刘桢,徐干,应玚.


十、王粲


1、《登楼赋》:


第一段:作者忧患之深,思乡之切。


第二段:表现了作者有家难归的无奈,和思乡之情的深广。


第三段:表达了对国家安宁,政治昌明的渴望。


6、登楼赋:


一篇骚体文章。


2、《七哀诗》:


背景:此诗是王粲离京至荆州避难途中所作。


本诗表现出了作者对军阀混战的深恶痛绝,以及对离乱百姓的深切同情。


2、谢灵运:


谢灵运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公。谢灵运以自己的诗歌实践完成了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化,成为山水诗派的开拓者。


东晋时期人


3、谢眺:


谢眺人称谢宣诚,由于与谢灵运同宗,人们又称之为小谢。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9、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当中的三山即现在的南京。这首诗是谢眺出任宣城太守,离京赴任时所作。


4、鲍照:


鲍照字明远,东海人,其妹鲍令晖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钟嵘《诗品》说鲍找“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南朝时期宋国人。


19、拟行路南:思想感情:怀才不遇。


7、芜城赋:文章当中的芜诚即今天的广陵城。


5、瘐信:


瘐信字子山。


4、《拟咏怀》:


《拟咏怀》是模仿阮籍的咏怀诗所作。思想感情:思念故乡之情。


10、哀江南赋序:一篇骈体文。


12、《搜神记》:


《搜神记》作者干宝。《搜神记》是我国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13、《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笔记小说代表作。


《世说》作者刘庆义,是刘庆义以及他的宾客采书编撰而成,记载了从东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和轶事,生动的反映了


当时的社会风尚,氏族生活以及精神风貌。


16、过江诸人:讲述的是晋朝南渡后氏族的生活面貌。通过描写过江诸人在宴饮时的言谈举止,真实的反映了南朝氏族“美


日“饮宴的生活。


17、子猷访戴:讲述了东晋名师王徽之雪夜访友,不见而还的故事。


18、谢安围棋:谢安围棋的故事描述了指挥晋军抗击谢安收到前方胜利的喜讯时,意态自然,不露喜色,表现出谢安涵韵内


敛、颇为沉稳的气度。


14、《水经注》:


郦道元《水经注》四十卷,对原著《水经》作了较大的补充。


15、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分为三部分:(1)、神弦曲,(2)、吴生歌曲,(3)、西曲歌。所收集的内容为男女爱情。


1、《燕歌行》:


燕歌行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左思:


2、《咏史》:


《咏史》作于西晋时期。


王羲之:


3、《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作于东晋时期。


曹操


5、短歌行:


一般用于宴会时演唱。


孔稚珪


8、北山移文:一篇声讨文章。讽刺的是周颙.运用的手法有:拟人,对比。


稽康


11、与山巨原绝交书:


七不堪,两不可。


(1)、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


(2)、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


(3)、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4)、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


(5)、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


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


(6)、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


(7)、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


<1>、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


<2>、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作者文章特点:刘勰称嵇康“师心以遣论”


陶渊明


12、赠秀才入军:四言诗。


13、归田园居: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脱离世俗,回归田园的宁静和欢乐之情。


14、饮酒: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悠然、宁静的田园感受,创造出了一个超然高原的田园意境。


15、时运:四言诗。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