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数学 >

高中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问题备忘录

2008-10-03 
资料类别: 高中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问题备忘录 rar压缩文件/wor ...

资料类别: 高中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问题备忘录 rar压缩文件/word文档 资料下载: 点击这里下载

高中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问题备忘录
1.在应用条件a∪b=b a∩b=a a b时,易忽略a是空集φ的情况.
2.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3.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4.求反函数时,易忽略求反函数的定义域.
5.函数与其反函数之间的一个有用的结论:
6.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 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 .
7.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时,规范格式是什么?(取值, 作差, 判正负.)
8. 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9. 用均值定理求最值(或值域)时,易忽略验证“一正二定三等”这一条件.
10. 你知道函数 的单调区间吗?(该函数在 或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这可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函数!
11. 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呀.
12. 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
13. 用判别式判定方程解的个数(或交点的个数)时,易忽略讨论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0.尤其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更易忽略.
14. 等差数列中的重要性质:若m n=p q,则 ;
等比数列中的重要性质:若m n=p q,则 .
15. 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和时,易忽略公比q=1的情况.
16. 已知 求 时, 易忽略n=1的情况.
17.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设 是数列{ }的前n项和, {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a, b为常数)其公差是2a.
18.你知道怎样的数列求和时要用“错位相减”法吗?(若 其中{ }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求{ }的前n项的和)
19. 你还记得裂项求和吗?(如 )
20. 在解三角问题时,你注意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域了吗?你注意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21. 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切割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 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
22. 你还记得在弧度制下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 )
23. 在三角中,你知道1等于什么吗? 这些统称为1的代换) 常数 “1”的种种代换有着广泛的应用.
24. 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25. 与实数0有区别, 的模为数0,它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方向不定。 可以看成与任意向量平行,但与任意向量都不垂直。
26. ,则 。 。
27.
28.
29.在 中,
30.使用正弦定理时易忘比值还等于2r.
31. 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32. 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o ,a<b<o .
33. 分式不等式 的一般解题思路是什么?(移项通分)
34. 解指对不等式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对数的真数大于零.)
35. 在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时,怎样进行讨论?(特别是指数和对数的底 或 )讨论完之后,要写出: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是…….
36.常用放缩技巧:

37.解析几何的主要思想: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图形的性质。主要方法:坐标法。
38.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设直线的方程时, 易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39.用到角公式时,易将直线l1、l2的斜率k1、k2的顺序弄颠倒.
40.直线的倾斜角、 到 的角、 与 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 。
4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方程的平移以及点的平移公式易混:
(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为“左 右-,上 下-”;如函数y=2x 4的图象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2(x+2) 4-3.即y=2x 5.
(2)方程表示的图形的平移为“左 右-,上-下 ”; 如直线2x-y 4=0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2(x+2)-(y+3) 4=0.即y=2x 5.
(3)点的平移公式:点p(x,y)按向量 =(h,k)平移到点p/ (x/,y/),则x/=x h,y/ =y k.
42. 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是什么?(起点,中点,分点以及 值可要搞清)
43. 对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 ,有
; .
44. 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矩可正,可负,也可为0.
45. 处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1)点到直线的距离;(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判别式. 一般来说,前者更简捷.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