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集锦
我国古代女子别称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这些代称大多是从妇女的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的,在此作简要介绍。
一、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二、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诺z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三、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四、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五、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六、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七、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八、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妇女的代称。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我国古代文章体例
古代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史书,它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不允许采取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在我国古代,史籍非常发达,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名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这些史籍,有的记载的年代跨度大,有的记载的内容庞杂,因此,在编写的过程中,总是按一定的体例加以编排。一般来说,根据编排的线索,可以将史书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如果在编写中是以国家为单位来分别记叙的,称国别体;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下面对史书的有关体例作简要说明。
1.编年体。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等。
2.纪传体。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创始人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纪传体史书。
3.纪事本末体。主要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4.国别体。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撰,共分十二国策。
5.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下面对我国古代几部著名的史书作简要介绍: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北宋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著。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是分国记载一些重要史事的国别史史书,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高祖元年,迄于新莽地皇四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全书由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组成,计100篇,由东汉班固撰写。
成语趣解
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
最怕寒冷的人——不寒而栗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
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
最高大的超人——顶天立地
最难治的疾病——肝肠寸断
最怪异的动物——虎头蛇尾
最漂亮的帽子——冠冕堂皇
最反常的天气——青天霹雳
最绝望的前程——山穷水尽
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最昂贵的时间——一刻千金
最为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急速的流水——一泻千里
最狭窄的海洋——一衣带水
最丰厚的稿酬——一字千金
最坚固的工事——固若金汤
对联故事
1.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拋 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以对,“贼二爷”即应下联,顺手把西瓜皮朝县官身上甩去。
2.水底月是天上月眼中人是面前人(宋代寇准出上句,杨大年对下句)
3.千年老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 明朝解缙七岁時,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掛在老树上说了上联,解缙即答了下联。
4.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上联为张之洞,下联为梁启超)
5.鞭打黄牛背棍戳黑狗牙 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听见,接口应了下联。
6.武侯祠的楹联
武侯祠遍及我国各地,其中最出名、至今保存最好的是南阳和成都的两祠。两祠中的两幅楹联,令人回味。
其一(南阳武侯祠):
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思三顾;
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幅对联巧妙地使用数字,对得工整,概括了诸葛亮出山后27年的戎马政治生涯,综合了世代传说的种种事迹。
其二(成都武侯祠):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幅对联道出诸葛亮治政治军的经验和他的高远境界。他的用兵之道,以功心为上,功城为下;治蜀采用严刑峻法,使蜀中风化肃然。
7.三味书屋
周树人幼年时,在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当然那时他还未用“鲁迅”这个笔名。 一天,老师出了个对子让学生们对,上联是“独角兽”。
学生们纷纷对下联:“两头蛇”、“八脚虫”、“九头鸟”、“六耳猴”……又有一学生对“四眼狗”,老师越听越气。
这时周树人对道:“比目鱼。”
老师回嗔作喜,连说对得珠联壁合。
8.巧用词牌
苏东坡有一次出上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小妹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9.朱元章的妙联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另对:江上红霞,江染红霞霞染江珠落碧荷,珠滚碧荷荷滚珠
10.英雄气概
这是李自成作的联:
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11.梅子酸牙有个叫伍文定的人与一个知府出游,见一家墙头露出一张少女的脸,知府出对子说:“墙内桃花,露出一枝难入手。”伍文定对道:“园中梅子,不消几个便酸牙。”——清?梁章钜《巧对录》
12.爱铜钱吴地有个人叫马承学,很喜欢骑马奔驰。他的朋友钱同爱便出个对句与他开玩笑说:“马承学,学乘马,汲汲而来。”马承学应道:“钱同爱,爱铜钱,孜孜为利。”对完后补充说:“这只是为了对仗工稳,并不敢讥笑老兄。”——清?梁章钜《巧对录》
13.医生对有个医生,自夸很善于对句。有一次,他到一个达官家里去,主人正用绸缎裁衣,便指着锻料出句说:“一匹天青缎。”医生对道:“六味地黄丸。”主人很高兴,把医生请进内院款待,并出“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让他对。医生立刻对道:“伤寒莫妙小柴胡。”正应对之间,忽然闻到微风吹来的一阵花香,主人便出句说:“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对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清?梁章钜《巧对录》
14.无钱赎当头旧时送到典当铺去当的货物叫“当头”,如期用钱赎出来就叫“赎当头”。又古有“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的对子。有个人典当了东西,换了几个钱去赌博,进了赌场,手提着钱串说道:“万事不如钱在手。”旁边马上有人应道:“一年几见赎当头。”——清?梁章钜《巧对录》
15.双月与半风有个人同朋友一块回家来,正碰上妹妹在窗前捉虱子。妹妹出对子说:“阿兄门外邀双月(朋)。”哥哥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风”之繁体为“風”,“半风”隐指“虱”字)。”——清?梁章钜《巧对录》
16.刻意求对有个人作了一首《百韵诗》献给他的上司,其中有一联写道:“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上司看了,动了恻隐之心,说:“真没想到你家里的灾祸竟到了这种地步!”这人却回答说:“实无其事,我哥哥也没死,弟弟也没亡。我只是为了追求诗句对偶贴切才这样写罢了。”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戏谑他说:“你还不如写上‘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若这样写,还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17.不改父业一个衙役突然成了暴发户,就千方百计地供养他的儿子读书,还专门为他请了教书先生,为的是将来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无奈他的儿子已学会了做衙役的行当本色,终究难以改变。一天,这个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来,教书先生就趁机出了上句让学生对下句:“大伯手中摇羽扇。”学生对出:“家君头上戴鹅毛。”先生无奈,只得又出六字对;“读书作文临帖。”学生忙对:“传呈放告排衙。”先生又出五字对:“读书宜朗诵。”学生对道:“喝道要高声。”先生又出四句对:“七篇古文。”学生又对:“四十大板。”先生越听越有气,就责骂:“打胡说。”学生以为又是让他应对,就连忙答:“往下站。”先生更生气了,骂道:“放屁。”学生马上对出:“退堂。”先生见学生实在无法引导,就只得无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声,学生很机灵,当即对出下句:“喝。”——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18.朱督学书联杜后门清代有一姓朱的督学,浙江人。一年,回浙江监考,为防同乡来走后门,便书一联,悬于堂上:“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19.蒲松龄落第自勉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徐广文明代人徐广文,性情狂放,善调谑,机智聪敏。他年轻时,曾与侍御唐万阳一起游历。一天晚上,二人坐在灯下,广文打瞌睡,万阳将他叫醒,并出句子让他对。上句说:“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广文对句说:“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万阳听了大笑。——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21.于谦对僧人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后,逗他说:“牛头喜得生龙角。”于谦立即对出下句:“狗口何曾出象牙。”兰古春听了感到很惊奇。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三角如鼓架。”于谦又对道:“一秃似擂槌。”——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22.戴大宾妙对戴大宾八岁时在学校里,老师指着厅上的椅子出对说:“虎皮褥盖学士椅。”大宾立即对道:“兔毫笔写状元坊。”老师很惊奇。十三岁时,戴大宾在乡试中得中,有个做官的来访谒他父亲,见大宾在庭院游戏,还是个稚童,以为不过是个小学生,就出对子试他说:“月圆。”大宾即对道:“风扁。”那人问:“风怎么会扁?”大宾答道:“一有缝就钻进去,不扁怎能做到?”那人又出一个句子说:“凤鸣。”大宾应声答道:“牛舞。”那人问:“牛何尝能舞?”大宾解释道:“《尚书》上说:‘百兽率舞。’牛不在其中吗?”——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古诗词中美女的别称
佳人:《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丽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玉人: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妖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妖娆。”
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许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惊鸿: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碧玉:万楚《五日观妓》:“西游漫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
蛾眉:白居易《王昭君》:“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红颜: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袖:韩《边上看猎赠元戎》:“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红粉: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偶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稀。”
倾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语文常识
1、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情节、环境;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是虚构的,因此小说中的第一人称“我”和作者要分开。
2、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散文揭示中心的方式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散文的线索: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用人、事物、感情、景物、时间、地点等作为线索。
3、诗歌:诗歌的分类: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4、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按内容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按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按篇幅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戏剧文学,即剧本,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剧本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剧本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多幕剧在第一幕之前还有序幕,结尾之后还有尾声。
5、常见文学知识梳理:
a、古籍和作品:
(1)、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编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和学派的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诗经>>通常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共一百六十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一百零五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朝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共40篇,多是祭祀祖先的诗歌。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5)、<<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6)、<<晏子春秋>>:记载齐国晏婴言行轶事的著作,对当时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劳动人民的馆饥寒交迫及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一定程度的真实反映,文章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7)、<<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
(8)、<<春秋三传>>:指<<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9)、<<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10)、<<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特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你追日”等著名故事,是后世作家珍视的材料。
(11)、<<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统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1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弟子所编,主要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全书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13)、<<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4)《乐府诗集》:诗歌总集名,宋郭茂倩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15)、二十四史: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史书。四史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
(1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7)、《汉书》:东汉班固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8)、《后汉书》:南朝范晔撰,属纪传体断代史。
(19)、《三国志》:西晋陈寿著,是一部纪传体分国史。
(20)、《世说新语》:小说集,南朝刘义庆所做,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有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
b、作家、作品并称: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班马:也叫“马班”,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
班张:指东汉班固和张衡,二人都擅长辞赋,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丕、曹植。
陶谢:指晋末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
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王孟:唐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
高岑:唐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
李杜:指唐诗人李白、杜甫,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
韩孟:唐文学家韩愈、孟郊的并称。
元白: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家,即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子苏轼、苏辙,苏洵称老苏,苏轼称大苏,苏辙称小苏。
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
苏辛: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辛弃疾。
周柳:宋词人周邦彦、柳永的并称。
南宋四大家:指南宋诗人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当代四大散文家: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
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都是古代作品,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后来“风骚”直接指代《诗经》、《楚辞》。
“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
三言二拍:“三言”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著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吏三别:唐代杜甫的六首诗。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部曲源于古希腊,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现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中国小说四大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关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莎士比亚的四大爱情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
c、书籍第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乐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战争的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
《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
d、外国作家作品: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主要成绩就是戏剧。代表剧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
雪莱,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西风颂》和《致云雀》等脍炙人口。
狄更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主义的杰出代表。《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代表作,作品还有《艰难时世》《双城记》等。
笛福:英国小说家,他的作品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等。《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过很大作用。笛福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夏洛蒂?勃朗特:英国作家,代表作《简?爱》。
肖伯纳:爱尔兰卓越的喜剧大师,19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魔鬼的门徒》。
伏尼契:爱尔兰女作家,代表作《牛虻》。
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创建者,他一生共创作三十七部喜剧,是世界剧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堂?璜》、《伪君子》、《悭吝人》是世界喜剧最出色的作品。
巴尔扎克: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人间喜剧》。
雨果: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都德: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是《小东西》等,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的杰作。
莫泊桑:法国著名小说家,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以《一生》、《漂亮朋友》为代表。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作品有《爱与死的搏斗》等。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约翰?克里斯朵夫》,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司汤达:原名亨利?贝尔,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红与黑》。大仲马: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基督山伯爵》。
小仲马: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茶花女》。
左拉: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作家。他是自然主义创始人,代表作有《小酒痁》、《萌芽》、《金钱》等,《萌芽》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形象。
普希金:俄罗斯杰出的民族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代表作有《上尉的女儿》、《叶甫盖尼?奥涅金》。
十二生肖成语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鼠鼠目寸光投鼠忌器抱头鼠窜首鼠两端猫鼠同眠鼠肚鸡肠
牛九牛一毛土牛木马牛刀小试牛头马面牛鬼蛇神气冲牛斗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老牛破车老牛舐犊
虎龙盘虎踞三人成虎为虎作伥与虎谋皮生龙活虎藏龙卧虎谈虎色变
虎背熊腰虎口拔牙虎视眈眈虎头蛇尾放虎归山调虎离山养虎遗患
兔守株待兔动如脱兔兔死狗烹兔死狐悲兔走乌飞狡兔三窟
龙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头蛇尾龙争虎斗龙吟虎啸龙蛇混杂
龙腾虎跃龙潭虎穴叶公好龙来龙去脉画龙点睛
蛇虎头蛇尾巴蛇吞象打草惊蛇佛口蛇心杯弓蛇影画蛇添足
马一马当先一马平川人仰马翻人欢马叫人困马乏万马奔腾指鹿为马
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天马行空单枪匹马兵强马壮兵荒马乱
车水马龙心猿意马厉兵秣马老马识途汗马功劳走马观花招兵买马
羊羊肠小道十羊九牧亡羊补牢歧路亡羊顺手牵羊饿虎扑羊
猴杀鸡吓猴尖嘴猴腮沐猴而冠
鸡呆若木鸡杀鸡吓猴鸡飞蛋打鸡零狗碎鸡毛蒜皮鸡鸣狗盗鸡犬不宁鸡犬升天金鸡独立闻鸡起舞偷鸡摸狗鹤立鸡群
狗鸡鸣狗盗飞鹰走狗丧家之狗画虎类狗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狗仗人势
狗苟蝇营狗尾续貂狗血喷头
2三字成语 辑录/江苏陆可爱
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有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忘。”
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奔走供役使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鸟兽散:人群像鸟兽般一哄而散。
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
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也作煞风景。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像认为如此,与事实不相合。
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