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刺激、喧闹的2007年高考终于在志愿填报结束后告一段落了。得与失、成与败,结局怎样可以说是基本上定型了。
不过,2007年高考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高考留下的经验与遗憾仍然值得关注。最近,几位参加过高考改卷的老师,向记者披露了自己在改卷过程中发现的,考生答卷时普遍出现的失分误区,值得我们反思。
误区一:错字层出
结局:知识学了也白学
在高考试卷中,令改卷老师最感手软的就是因错别字被打0分的情况。比如,今年语文卷的那道6分默写题,不少同学其实是把文字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0分。为什么?因为六个句子中,每一个句子都出现至少一个错别字,而按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其实不止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对一样错别字决不留情的。比如地理科,一旦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也是一律不给分的。如,准噶尔的“噶”写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写成“蔬”等都得不了分。
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是很丢分的,今年规定两个字扣一分,最多可扣3分。不过,据改卷老师说,错字特别多的卷子会影响老师的心理分,可能本来该得50多分的作文,因为老师印象不好,最后只打40多分,一丢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
误区二:答卷马虎
结局:答案再好都枉然
高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没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三是一些理科运算题,只写答案,没有写步骤,这种情况一般只能得答案分。有的考生虽有写步骤,但步骤不明确,也会被扣分。
误区三:心理不稳
结局:难也丢分易也丢分
今年的理综卷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特别是物理的最后一道题较难,不少考生心情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这道物理题中出不来,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有时候,放下难题,把简单的题目先完成,再回头来做难题,难题也就不再难了,两头都兼顾。但如果一味困在难题中,就可能难题没做出来,连简单题也没了思路,那才是难也丢分易也丢分,太不划算了。
误区四:问牛答马
结局:哑巴吃黄连
据改卷老师透露,今年高考普遍存在几种审题不清造成丢分的失误。
一是审题马虎,不是不会做,是审题不认真,问牛答马,或上面都做对了,搬到下面却错了。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是非常忌讳的,得分非常低。还有很多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没有据题目给的方向答题。如语文名著中有个题:“流浪汉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问了两个大点,但很多考生要么只答为什么,要么只回答结局如何。
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够造成的审题不清。比如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不同,结果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内容,就急急忙忙下笔,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却没看到,人家问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
改卷老师认为,其实,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能力不够,训练不够,如果平常训练时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强化训练,多角度训练,就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误区五:投机取巧
结局:反蚀一把米
今年的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考生写作文时,将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全文照抄下来,结果被打成零分卷。据分析主要还是考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虽然,由于改卷时是一人一题,改作文的老师不见得看过试卷的其他内容,有可能一时被蒙混过关,但一旦被发现,代价是非常惨重的。因此,改卷老师提醒,高考时千万不要投机取巧,就算水平再差,随便写一点也可以拿点分,作文只要不离题,拿个40多分是很容易的事,与0分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误区六:乱做记号
结局:惩罚可大可小
有些考生,平时做试卷时没有养成规范,喜欢乱涂乱画,乱做记号,这种习惯也被带到了高考答题中。据反映,这次高考就发现不少同学在试卷中做记号的现象。比如,有的考生在一些小标题前画上星号或圈圈等,也许只是想让改卷老师看得更清楚一些,也许只是想弄得漂亮一点。
据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出现这种情况,轻则被扣分重则被打0分,甚至被取消成绩。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铜臭/臭氧 小巷/巷道 高亢/引吭高歌 惬意/锲而不舍
b.毋庸/会晤 负疚/归咎 遂心/半身不遂 拘泥/泥古不化
c.佣金/佣工 靓妆/靓女 狙击/前倨后恭 纶巾/经纶世务
d.炽热/咫尺 媲美/毗邻 沮丧/含英咀华 便宜/大腹便便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已经加入__奥马尔和“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的军事行动。
②凡在本店购货满三百元者,本店将__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李老师才40多岁,比起退休的王校长来说,自然__多了。
a.搜缴 惠赠 年青 b.搜剿 敬赠 年轻
c.搜缴 敬赠 年轻 d.搜剿 惠赠 年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两人本来就有意见,经他一挑拨,就更成掎角之势,互不往来了。
b.那尊雕像屹立在那里已经许多年了,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霜打日晒,栉风沐雨,都没有改变它的英姿,也没有改变人们对它的崇敬。
c.那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
有一番高山景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d.事是大家做的,虽说他把挣的钱留了一半给自己,但揆情度理,由于项目是他争取
来的,他又主动承担了组织工作,功劳最大,所以大家也没意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周昆玉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自小接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举手投足间自然有股
很浓的书卷气。
b.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严禁使用类兴奋剂类药物,坚决打击隐瞒实际年龄现象”,要求
各国奥委会带头执行,严格遵守。
c.大气中臭氧层的减薄及南极上空臭氧洞的不断扩大是由人类大量放氯氟碳类物质造
成的,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d.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8题。
从整体看,全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潜力惊人,而法律监管尚存在许多空白,尤其是如何规范跨国界网上交易,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严峻问题。美国和欧盟目前除加强内部立法外,正在加强沟通,力求建立一种为世界国家和地区接受的电子商务游戏规则。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近期发表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不能够建立跨国界交易监管法规,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原因是网上消费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网上保护消费者的关键是要保证网络骗子和地下交易的所有者无处藏身。联邦贸易委员会认为,如果世界各国政府联手制定统一的国家和国际消费者保护法,这个目标就能够实现。
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它们在电子商务立法和监管方面的差别。目前,这些差别的冲突已经出现。不久前,法国一位法官命令美国雅虎公司设法阻止法国用户在雅虎拍卖网站上购买纳粹纪念品。雅虎公司则认为这种要求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雅虎公司副总裁海瑟还认为:“这桩案子引发了其它法律问题,即一个国家是否有权监督另一个国家境内网站的网页内容。”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竟是以销售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英才还是以购买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引起美法两国人士不同的意见。
分析美国和欧盟在电子商务安全法律方面的规定,可以发现双方对“隐私”和“电子签名”等电子商务中基本问题的要求都不尽相同。
在美国,公司机构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并不属于具体个人。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机构可以自由随意地处理这些个人信息,做他们想做的事。但欧盟则采取相反的立场,任何机构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均归原个人所有,因此个人有权知道自己的信息如何被使用。为解决网上隐私问题,美国已制定了加强个人隐私管理的法规,对个人金融数据和个人健康护理信息进行监管。另外,美国和欧盟在电子签名的法律方面也存在不同。
为解决国际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争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为消费者提供解决纠纷的一个途径。
应该看到,美欧之间对于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研讨还处在相互探底、共同摸索前进的阶段,但是,尽快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已是大势所趋。
5.对为什么要“尽快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竟以哪一个国家的法律为准,引起不同国家人士的争议。
b.一个国家是否有权监督另一个国家境内网站的网页内容,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c.美国和欧盟在电子商务安全法律方面有所不同。
d.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
6.对直接影响“全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因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际网上消费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b.跨国界网上交易的监管法规尚未建立。
c.网络骗子和地下交易所有者有藏身之地。
d.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存在差异。
7.对“雅虎公司则认为这种要求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法国有权阻止法国用户在美国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b.美国雅虎公司无权阻止法国用户在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c.雅虎公司在网络技术和具体做法上还不具备阻止别国消费者在本公司网站购物的条件。
d.法国网上消费者无法在美国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跨国界网上交易的监管法规尚未建立,其交易必将无法进行。
b.由于美欧国家之间存在利益和文化的差异,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必将无法实现。
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它将对建立
跨国网上交易监管法规起促进作用。
d.如何处理公司机构收集的个人信息,美国和欧盟采取截然相反的立场,但这是各国
的内务问题,不影响制定国际网上交易监管法规。
资料类别: 高中文言文教材内容梳理与训练 rar压缩文件/word文档 资料下载: 点击这里下载
教材内容梳理与训练
第一册
一、通假字
1。《烛之武退秦师》
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屠”,满足。
若不阙秦 阙,通“缺”,损害。
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勾践灭吴》
虽悔之,亦无及已 已,通“矣”。
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将帅二王子夫妇以善 帅,通“率”。
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
三月释其政 政,通“征”。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
亿有三干 有、通“又”。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
于义 摩厉,通“磨陨”,切磋,磨炼。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4.《触龙说赵太后》
少益吾食 营,通“嗜”,喜爱。
必勿使反 反,通“返”。
5.《季氏将伐颐央》
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
6.《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
涂有饿草 涂,通“途”,道路。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7.《劝学》
’虽有搞暴 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8.《秋水》
泾流之大 泾,通“径”
不辩牛马 辩,通“辨”
9.《过秦论》
合从缔交 从,通“纵”,
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称为“合纵”。
倔起肝陌之中 倔,通“崛”,突出。
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10.《鸿门宴》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倍,通“背”,违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邵 邵,通“隙”,隔阂。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内”通“纳”。
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坐,通“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11.《兰亭集序》《归去来号辞》
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像。
易不委心任去留? 易,通“何”。
二、古今异义
1.敢以烦执事。
古: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
时的婉转说法;今: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人的妻子。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古: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今:医生。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死在野外尸体不能收硷埋葬;今: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
古:男子;今:男女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9.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今:田地或疆域。
10.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此……为,把……当作;今:认为。
11.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今:表判断。
12.有国有家者
古:诸侯的封地叫“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今:国,国家;家,家庭,人家。
13.陈力就列
古:就,充任。列,职位。今:到队列去。
14.河内凶
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凶恶。
15,是使民养生葬死无憾也
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
16.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更;今:增加。
1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验,检查;今:探究并领会。
18.假舆马者
古:借;今:虚伪的,不真实的。
l 9.蟹六跪而二螯
古:腿,蟹脚;今: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20.金就砺则利
古:金属,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一种贵重金属。
21.当是时也
古: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
2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黄河;今:指一般江流。
23.九国之师
古:军队;今:指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
24.流血漂橹
古:盾牌。今:指划船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