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将来临,在最后的时刻里,不少考生乱了方寸:想把学过的东西再复习一遍,时间不够用;只复习其中某个单元,又担心高考时恰巧不考这些知识点。考生如何从容度过考前最后几天呢?记者采访了烟台二中南校高三文科实验班班主任孙永胜老师。孙老师认为,不同水平的考生在最后冲刺时段要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
尖子生
稳定心态比钻研难题重要
“通过之前的复习,尖子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对他们来说,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付高考已没有任何问题。对他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态平稳。”孙老师说。从以往经验看,不少尖子生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心理负担过重。特别是一些实力上略欠,又想冲刺北大清华的学生,心理压力尤其大。因为期望值高,这部分学生内心恐惧,常常开夜车,给自己找各种难题做,当无法顺利解答时,又会加剧内心恐惧。
孙老师提醒说,现在高考中的偏题、怪题、难题越来越少,因此尖子生不要忽略基础题,在最后几天的复习中,不要去寻求做难题的快感,反而要回到基础题上,保证信心,找到状态。
中等生
重点训练答题技巧
谈到中等生,孙老师说,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只是在能力上略有欠缺。因此他建议中等生在仅剩的几天内,重点训练答题技巧,同时调整好心态。
“基础题争取满分、中档题不要失分,难题能拿几分算几分。”孙老师说,中等生在最后几天最好不要去碰难题,但在考场上碰到难题不要胆怯,努力争取拿分。对于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果断放弃,迅速转入下一题的解答。他建议中等生在考前一两天,通过做高考模拟题,熟悉各科题型,要做到一见到试题,这一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就在脑子里立即闪现出来。
在中等生中,有部分学生有偏科现象,导致总分偏低。孙老师建议这部分学生在最后几天中,哪一科成绩差就重点突击哪一科。因为复习时间已非常有限了,强项科目很难再有大的提升,而平时比较弱的科目可能弱在基础上,补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提升成绩的空间也更大。
差生
尽量复习基础内容
基础较差的考生,在高考前容易放弃希望,孙老师认为,在鼓励这部分考生跑完高考最后一程的同时,帮他们制定现实的目标是很重要。同时,对于这部分考生,临考前几天不用再去复习以前没有复习到的内容,归纳和整理做题的方法更重要。
孙老师说,基础较差的考生平时积累的问题比较多,这时候一定要鼓起勇气多问老师,不懂的内容,弄懂一点算一点。要学会分学科归纳做题的方法,自主复习时间不要再去做新题,将以前做过的试题重新温习一遍,收获会更大。
在最后几天的复习中,尽可能去复习基础的内容,特别是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比如语文的诗词背诵、英语的单词记忆,对提高成绩有利。同时,学生要回归课本,将课本目录从头到尾看一遍,对课本里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考场上才不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