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化学 >

高考化学:剩56天再次回到教材 抓中低档题

2008-10-03 
  主讲人:单智侠   沈阳二中化学组组长,沈阳市骨干教师,沈阳市教师资格审定专家委员会评审 ...

  主讲人:单智侠

  沈阳二中化学组组长,沈阳市骨干教师,沈阳市教师资格审定专家委员会评审组成员。

  高考的试卷中,理综合化学出题有很强的科学性,70%-75%是中低档题,都是比较基本的题目,应该把这些题目的分拿到,至于另外25-30%的题目,每一道题尽量争取得分。

  连结知识点

  综合归纳知识,对分散的知识点、考点和热点进行总结,将其连成线、结成网。要注意注重规律性知识、特殊性知识的区别。

  比如:苯酚的化学性质,在“苯酚”这一节中显性的有3条,隐性的有1条,再通过对苯酚的结构进行分析,又可知苯酚应具有苯和羟基的某些化学性质。因此,在复习苯酚的化学性质时至少完善为①酸性 ②取代反应 ③显色反应 ④氧化反应⑤与钠反应⑥加成反应等。

  加成反应从官能团纵向复习:烯、炔、芳香族化合物、醛——— 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羰基,将知识纵向连成线。

  非金属元素硫:按照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酸——— 盐的方法,然后再去联想每种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等,将知识连成网。

  再次走进教科书

  在高考题中,许多题出自于课本。比如:2006年理综化学题全国i卷中的第11题与高中化学第二册(必加选)第三章第一节电离平衡后的习题填空3相同,所以千万不可忽略课本。

  化学中琐碎的小知识点较多,把多一点的时间应该放在记忆性的知识上,包括图形和图表。对教材里没有的、《考试大纲》不要求的、老师不讲就不可能知道的内容不用考虑。

  综合训练的同时,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检查自己还有哪些基础知识没有掌握,该落实的有一些重要物质的俗称、重要方程式、书中出现的实验等,特别是要求“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和样题以及新增加和删除的考点,都是应该格外关注的。

  实验原型都在课本上

  近年来高考实验题都是基础实验加创新,原型都在课本上,问题情境、提法是新的,看似容易得分难。

  在复习中注重对课本中常见实验原理的剖析,一定要系统阅读课本上规定的27个学生分组实验、108个教师的演示实验和11个选做实验。既要掌握一套仪器的多种用途,也要掌握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对典型气体、物质的实验室制法还要会绘制实验装置图。

  复习实验还要加强正确、简练地表达实验现象、过程和结论;提高实验能力,还可以通过做一些实验题,找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气密性的检查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微热法和液封法。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高考中考查率很高,“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是05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考点,有机化学实验有很多年都没考,“中和热的测定”、“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等是近年的新增实验,在复习的过程中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坚持做题到高考

  坚持做题到高考,不等于搞“题海战术”,做题多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要注意:研究已经做过的复习题,找到不懂之处、易错处、常错处,可以把错题再演算一遍;做过习题后,要从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方法、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进行反思,强化解题能力;用中低档题热身,不要做难题、怪题和偏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