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起来写观察日记
暑假,在校信通暑期活动的带动下,我们“书香伴我行”圈子除了推广阅读外,还推出了写观察日记的活动。共有7位小博友参与,9篇文章,推荐5篇。文章虽然不多,但内容很精彩:
郭嘉林: 我的两个小乌龟——闪电侠【2015.7.18】
大 诺:小虾 【2015.7.25】推荐文章
张德翔: 胖大海变身记【2015.7.29】
阳光晗晗:含羞草
张德祥:火烧云 【2015.8.10】推荐文章
小小梧桐:暑假里的趣事——观察蚂蚁 【2015.8.10】推荐文章
惊奇宝贝:漏斗蛛 【2015.8.11】推荐文章
惊奇宝贝:夜香花 【2015.8.19】推荐文章
闫冠南: 蚂蚁给我的启示【2015.8.19】
眼看暑期活动快要结束,我和沛沛妈还有QQ群里的博友商量9月份推广内容。我感觉像写观察日记这么好的活动,觉得参与的人数有些少,有些与犹未尽。在讨论的过程中,突然我想到假期里看到的一本杂志,其中有一篇文章《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经商议,圈子9月份继续推出“观察日记”,并决定暑假的9篇文章和9月份的文章一起参与评奖。
文章说:所谓观察力,是指人通过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纵然是复杂的,但是普遍的特点之一是观察力差。
培养观察力的四个原则:
1、养成习惯,明确目的。在家里或者外面,父母引导孩子有目的的观察。比如:观察一件家具的形态、颜色、特点、用途;观察做菜的全过程;观察山水、树木、花草、;观察一座建筑……父母可以和孩子边观察边用语言描述。
2、制定计划,有序进行。观察有计划是指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先定好观察的目的。观察活动有内容繁简、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的分别,但都需要有计划。没有计划,效果不好,不利于提高观察能力。
3、针对目标,选择方法。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长期观察和短期观察,有记录观察和无记录观察,等等。
4、感知为先,遵循规律。常用的感知规律有以下6种:【强度律】比如,观察人的肌肉,绷紧时看的最清楚;观察蒸汽的特点,水壶里的水要满到一定程度,效果才好。【差异律】比如,观察一种昆虫的形态、颜色,把它放在反差大的纸上,效果会更好。【对比律】比如,两种不同的苹果放在一起,比较形状、颜色、大小,再通过品尝比较味道。【活动律】比如观察一个人,就应该静止状态与活动状态结合起来观察。【组合律】比如观察一间房屋的布置,观察一个人的服饰就应该组合起来观察。
培养观察力的方法:
1、从兴趣出发。研究显示,小点的孩子喜欢观察活的、动的东西,如小鸡吃米、小猫玩球、小狗打架、小金鱼游泳等;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如孔雀开屏、花园里的鲜花等。
2、注重感官体验。吃水果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用眼看、用手摸、亲口品尝;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亲眼看看破土而出的禾苗与小草,亲耳听听优美动听的蝉鸣鸟叫等。
3、拓宽孩子的视野。父母应该抽空带孩子参观商场、动物园、公园,参加一些画展、音乐会等有趣的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扩大知识面。
4、鼓励孩子提问题。当孩子提问题时,父母不必马上给出孩子标准答案,可以引导孩子进一步观察,陪孩子一起求证。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世界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总结,让我对写观察日记有了重新的认识。原来孩子有了观察力,不止可以写观察动物、植物的文章,还可以写方方面面的观察文章,观察动物、植物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亲爱的大小博友,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通过校信通这个平台,拿起笔记录下来。小博友可以写写观察动物、植物的日记,大博友和家长博友可以写写社会观察,家长博友还可以写一下跟孩子一起写观察日记的收获等文章。
“书香伴我行”,期待大家的关注、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