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陈欣
陈欣其实是儿子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喜欢直呼其名--陈欣,叫着又顺口又响亮,还避免了叫一声“陈老师”几个人回头望。
初识陈欣,不,应该是初闻陈欣,是儿子快要上小学的时候,当父母的大概都要四处打听,哪个学校教得好,哪个老师教得好,哪个学校又方便一些,然后权衡利弊选择一所学校。就是那个时候听说了陈欣,不仅课教得好,对学生还特别好,课间时会给女生梳头,会在一周的中间两天叫班里住校的学生到家里吃饭,假期时召集住的比较近的学生到家里开读书会······几乎每一个问到的陈欣教过的孩子和家长都会赞不绝口的说出陈欣的好。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既然那么多的家长和孩子都说好,肯定错不了,就是她啦。
初见陈欣,远看温柔娴静,聊起来,一点架子没有,活泼开朗,妙语连珠。像孩子的大姐姐一样亲切,又像邻家妹妹一样朴实可爱,让孩子跟着这样的老师,咱放一百个心!
刚开学,班里都要制定班规班训,陈欣给孩子们定的班训:做一个让人喜欢的孩子。听儿子回来告诉我,我一下子乐了,这是什么班训呀,没有一点强制的意思,没有一点压制的味道。但细想,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豆豆们来说既是你强制了,能管用吗,训斥了,能心服吗?还是这个班训好,只要你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就能让人喜欢,你帮助别人,更能让人喜欢。既能从心理上约束孩子的行为,还能激起孩子向上的心,真好!
四月份,经不住几位家长的轮番轰炸,陈欣组织了小范围的春游,孩子们欢呼雀跃,平时在家里粘着你,腻歪着你的孩子,此时忽然就忽视你的存在了。老师成了他们的中心,围着老师欢笑嬉闹,更有甚者,有调皮的孩子拿老师当成了沙袋,开始练习打拳了(当然只是轻轻的打)。开始吃饭了,烤好的第一串肉是一定要让老师吃的,第一杯饮料是一定要让老师喝的,陈欣此时可是成了女皇,一群小小的侍者把她给照顾的舒舒服服,可让我们这些妈妈们羡慕嫉妒得不得了。吃完烧烤,女皇开始带着她的随从们到小河边的树林里探险去了,捡回的小石头,随手摘的野花,薅的野草,都成了孩子们的宝贝。是啊,也许多年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可能会忘记这次春游具体玩过什么,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次春游带给他们的快乐。这会成为一种精神财富,储存于他们的记忆当中,陪伴他们多年,每当想起,都会感到开心幸福。
六一的二郎山之旅更是让我们几个妈妈见识了陈欣的知识渊博,每到一个景点,都能讲出几个典故,或是传说故事,孩子们听的兴趣盎然,寸步不离的跟着老师。我们这些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的妈妈们也乐得清闲,跟在后面看着一个娃娃头带着一群娃娃们走走停停,说说笑笑。
我也曾开玩笑的问过孩子:“你们老师对你们好吗?”“当然好了,比你对我还好呢!”刚听见这样的回答,说实话,心里是酸酸的,接着就开始甜甜的,能让孩子们有这样的评价,老师得付出多少心血,流下多少汗水。我很庆幸,我的孩子遇见了这样的老师。
几天前的晚上,进屋看见孩子正在拿着手机输着什么,见我进来赶紧藏起来了。细问才知道,孩子想给老师发短信,屏幕上就六个字“老师,我想你了”。
平时接送孩子也经常能见到陈欣,可很多话心里有,嘴上却说不出口,在这里我想对陈欣说一声:陈欣,您辛苦了,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