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了……
在班里,总有一些孩子因为粗心或者上完课不收拾文具盒,丢一些铅笔,橡皮之类的学习用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讲台上的铅笔,橡皮越来越多,只要我不拿在手里高高举起三番两次询问是谁的,谁也不去认领,好像压根儿丢的不是自己的。等我再次拿起时,有的孩子在我手里打量一番,或者仔细辨认确信无误后又摆摆手嘴里说着“不是我的”依然走了。
为这事儿我很是苦恼,心想: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竟然不把丢东西当回事儿。有时看见讲台上多了,就干脆作为奖品奖给那些表现好的孩子。剩下无人问津的就顺手放在电脑桌里,可时间长了,既不能发挥这些学习用品的作用,这些小家伙们又不去认领,该怎么办呢?恰逢刚讲完《失物招领》这一课,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记得那是上星期三午后,我早早地来到教室,巡视了一圈儿,看着讲台上摆放着的这些橡皮、铅笔。忽然宣布:“待会儿我要讲一个故事!”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脸上流露出“好奇”的神情,随后又听见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故事的名字是……”,我故意顿了一下。刚才还在交头接耳的他们,“悠的”关住了“小喇叭”,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 “故事的名字叫《宝宝哭了》”。“你们知道吗?咱们班呀,一些宝宝好多天都找不到妈妈了,他们很伤心、都哭了好长时间啦!”,刚讲到这儿,班里顿时炸开了锅,唧唧喳喳的简直像吵嘴的小麻雀,只听到:“不可能吧,谁丢了?”有的站起来光顾了一会儿说:“不可能,咱班不缺人呀!”……我又顿了顿,故作危秘地说:“你们知道这些宝宝是谁吗?他们为什么那么伤心难过?””于是孩子们开始了一番猜测。
当定格为自己的学习用品时,“这些伤心的宝宝会说些什么呢?”我连忙问,有的说:“文具盒妈妈,我是你的橡皮宝宝,你在哪里?我想回家。”有的说:小主人,我是橡皮,你在做错作业时,我可以为你热情服务,”有的说:“我真希望你出去玩时,不要把我扔在桌子上!”……“看到失去文具盒妈妈这样难过,你们这些小主人想怎么安慰这些宝宝呀!”又是一番讨论,有的说:“我会和你交朋友,上课时,我不把你当玩具了!”有的说:“以后再也不让你离开我了!”“我会发挥你的长处,让大家知道你的本领有多大,我会让你成为我学习上的好伙伴……”。
“听了你们的一番话,相信这些“宝宝”也愿意原谅你们,衷心希望这些宝宝能与小主人再次相聚,并能成为真正的小伙伴!来!孩子们,把你们的小宝宝快点领回“家”吧!”孩子们听了,一个个都飞也似的把讲台围了个水泄不通。高高兴兴的领着自己的“宝宝”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