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展的眼光聚焦这里
四月十六日,第五届学校新文化发展论坛暨发展性教育观摩研讨会花落濮阳,全国各地的老师云集而来,我有幸作为家长代表目睹了研讨会的全景。渴望用自己不很全面的观察和不完美的写作来记录下这次盛会带给我的听觉享受、视觉美宴和触觉感悟。
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想当宠物羡慕退休长辈,我们的孩子视力急剧下降,成为校园里一道哀伤的风景线,我们的孩子在温室里长期圈养缺少野性和创新,我们的孩子感情冷漠自私霸道。“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再次抛给教育界乃至全民族,而今,坐在台上的油田一小马校长侃侃而谈,他说,发展性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是面向全人的教育,是面向全程的教育,是培根护基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主动、和谐、个性、持续的健康发展,达到心灵自由,思想开放,人格独立和个性丰满。听到这里,有些振奋,在心里默念:这样的的一个孩子,应该是平和的、健康的、积极的,是可以顺应社会的,挑战自我的。那么实施什么样地教育呢?马校长这样说:
学校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人,当未成年人,当巨大发展潜力的人,当自己的孩子!四层态度,四层境界,令人动容,起点是有爱的教育,而课堂则要从“知识课堂”质变到“生命课堂”,从关注生命到激扬生命,从生命的律动到生命的绽放再到生命的狂欢!
多么令人期待的绽放啊,哪个孩子不是一颗等待绽放的种子?哪个家长不怀花开怒放的期待?
马校长继续介绍了一小的“六个一育人工程”,一根跳绳强身体,一件乐器陶性情,一张练字打基础,一首古诗丰底蕴,一句格言立志向,一位伟人做榜样,还要求在发展性教育中,家庭、家长不能缺位,家庭要亲子共读,要有亲子博客,要让孩子学会自理,参与家务劳动,从而学会服务自己,服务亲人,服务社会。
我一直认为,家庭是孩子教育的主体,学校是孩子教育的延伸,家校联手共育,为孩子的成长就多一些成功的机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学习教育的智慧,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我的心愿,期待花开时必须重视手里的这个种子,现在是我努力耕耘的时候了,花开将是我为之期待的喜悦!
当天下午,在油田一小的校园里,示范课、优质课“超市”里人头攒动,三十节课,方方面面,数学、音乐、科学、班会、综合等等,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在台下除了孩子们,还挤满了不同的成年人,或者是老师或者是家长或者是记者,有人带着笔和本认真记录,有人拿着相机拍摄或录影,一起来感受油田一小课堂的高效和智慧。我选择了儿子就要学的数学课〈〈厘米的认识〉〉,动画〈〈阿福的新衣〉〉拉开了课堂序幕,随着老师的引导,教室里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展示,个性回答,浓厚的求知气氛始终充塞着整个教室。
走出课堂,来到整洁的操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表演就要开始了,当浩荡的学生管乐队奏响第一个音符起,我的眼睛跟随着他们整齐的服装,频繁的队伍变换享受了一场高级别的管乐演出,这支队伍进过北京,赴过香港,取得过一等奖;令人耳目一新的跳绳操、沙包舞让我欣赏到了课间十分钟的律动,强身健体乐融融;古筝的琴弦响起,优美动听,琴声中,学生们的字、画和剪纸展现,好一个才艺,好一个个性发展平台!一曲听罢,芭蕾舞优雅款款,这支舞蹈队参加过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出访过新加坡,马来西亚,好棒的孩子们!
孩子们绽放着自己的美丽,体验着丰富的童年,这就是孩子们的多彩校园,他们将在这里完成小学五年的基础教育,这里有开放的课堂,有智慧的教育团队,有发展的眼光,他们就像毛毛虫一样在知识的海洋中吸收着,咀嚼着,童年在这里放飞,生命在这里得到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