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点点头”
朗读“勇敢的小野山羊”
今天的语文教学,从给孩子们朗读《培养美好心灵的故事》中的“勇敢的小野山羊”开始。这个童话故事是写给缺乏勇气的孩子的。故事的主要内容如下:
“有一只叫卡布里托的小野山羊胆子很小,从不敢跳山涧。其他的小山羊一连跳过了六条山涧,可他还在第一条山涧边上转悠呢。
卡布里托的妈妈很生气:‘我真不知道你是只小野山羊还是小绵羊!’说完,就到远处吃草去了。卡布里托低着头,在一棵树下等着妈妈。
突然,卡布里托听到身后传来了低沉的吼声,他转身一看,发现一只狮子正张着血盆大口向他扑过来。卡布里托吓坏了,扬起四只蹄子,一下子跳过了一条山涧。
狮子在后面紧追不舍。卡布里托一连越过了六条小山涧,把狮子甩在了后面。
这时,野山羊们正站在很宽的第七条山涧边张望,他们谁也不敢越过去。突然,卡布里托像一支箭一样飞过了第七条山涧。接着,野山羊们也一个跟着一个地越过了山涧。狮子看看第七条山涧,摇摇头,转身走了。
后来,大家都说卡布里托是一只最最勇敢的小野山羊。”
朗读故事之前,我先向孩子们说了这个童话故事的目的。今天这个故事,是写给缺乏勇气的孩子的。比如,害怕打针而掉眼泪的孩子,害怕黑暗而不敢自己睡觉的孩子,害怕说错话而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的孩子……
故事朗读完之后,我们师生探究故事。我对孩子们提出问题:“这只小野山羊卡布里托,刚开始时怎样?”“胆子小,不敢过山涧。”孩子们回答。“那么,他的妈妈怎样了?”我追问。“他的妈妈很生气,到远处吃草去了。”牛志高说。
“谁能说一说卡布里托独自在树下等妈妈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卡布里托又是怎样做的?”我又提出问题。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有一只狮子张着大嘴扑向他,他立刻跳过了山涧。”“几条山涧?最后一条山涧是怎么过的?”我追问。“七条山涧。他像一支箭一样飞过了第七条山涧。”七八个男孩说。
“那么,最后,大家又是怎样评价卡布里托的呢?”孩子们说:“大家都说卡布里托是一只最最勇敢的小野山羊。”
我向孩子们揭示童话故事的宗旨。山涧真的那么可怕吗?当然不是啦,当小野山羊被狮子追赶时,卡布里托不是一连跳过了七条山涧吗?孩子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像小野山羊卡布里托一样鼓足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
我们重返故事质疑探究。我向孩子们抛出这个问题:“刚开始,卡布里托的妈妈为什么那么生气?难道她不爱自己的孩子们吗?”
联系孩子们已知的课文进行渗透。我说:“世界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卡布里托的妈妈也像上学期我们学过的课文‘自己去吧’里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一样,知道这样做对孩子并没有多大的危险,只是想让孩子独自去锻炼,掌握生活的本领,做生活的强者。”
进一步联系课内阅读进行拓展延伸。“这学期我们的《语文》课本上的第27课“两只小狮子”也是这样,都是妈妈想让孩子学会生活的本领,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呀!”我继续说,“我们人类更应该这样,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养育我们,等我们长大了,爸爸妈妈也老了;那时,我们就应该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还要赡养自己的父母和抚养自己的孩子呀!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所担负的责任。”
我惊喜地发现,大多数的孩子都冲我点了点头。
这“点点头”里都包含了什么呢?我猜想,有明白,有赞同;有义务,有责任;有信心,有决心;有感情,有感恩……
“点点头”里到底都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