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越是好老师,越不像老师”作文

2019-05-28 
“越是好老师,越不像老师”——名师评语看过来这是于永正老师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在听课的过程中,看到名师们的课
 

“越是好老师,越不像老师”

——名师评语看过来

这是于永正老师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在听课的过程中,看到名师们的课堂呈现,尤其是听到他们一句句精彩的课堂评语的时候,这个题目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

什么是好课?就是上着上着,老师不见了。什么是好老师?就是课堂上的他/她真不像老师——这是做课老师留给我的最深的印象。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他们的课堂评语。

戴建荣老师《远古的歌谣》——

★老师出示象形字“王”,就是上面一把斧子,下面有锋利的刀刃。孩子猜过来猜过去,有两个孩子的思维越来越向正确的方向靠拢。戴老师夸赞:“戴眼镜的就是有文化!”

孩子能听懂这也是戴眼镜的戴老师的自恋小幽默,会心地笑了。

★最后,有孩子猜出是“王”。大家谈论为什么是“王”时,

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谁敢违抗我,就用斧子把他砍了!”

老师:“谁敢违抗我,就把他——”

生:“砍了!”

老师:“谁敢违抗我,——”

生:“就把他砍了!”

老师:“因为我是——”

生:“王!”

★戴老师提醒孩子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来学习。当老师画完一个象形字后,一个孩子不注意听,老师扬起语调,嗔怪说:“嗯哼!怎么不用耳朵学习呢?”

★出示“大”的象形字时。

有孩子说:“把上面的点去掉。”

老师做出恨恨的表情:“拜托,不要把头拔掉!”

全场一片轻轻的笑声——多么温暖的对错误的猜测方向的调整。

★训练孩子朗读的时候,孩子有点拖腔。

老师装作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亲昵地捶在小朋友的胳膊上:“还是改不了啦,不要唱!”

★戴老师带着孩子吟诵“鱼戏莲叶间”一句时,一边诵一边引导孩子“游”出来,孩子很拘谨,在原地站着不动。

戴老师一脸嗔怪:“怎么只有这一条小鱼游出来了呢?”

孩子们在哈哈大笑中知道了老师的要求,接下里的边做边诵进行得非常成功。

薛法根老师《剪枝的学问》——

★题词的时候。

老师提:“鸡蛋、鸭蛋、零蛋。”

最后一个词快写完时,老师幽默了一句:“还有什么蛋不能吃?”

“坏蛋。”“笨蛋”……

课堂氛围一下子轻松起来,轻松中又扩充了词汇。

★一个孩子上台书写的时候,有一个词不会写。

老师问:“不会的话,有什么办法?”

孩子一时愣了,台下老师也愣了。

薛老师笑笑:“你还有一个法宝:偷看。”

善意的笑声中,孩子回去看了看书,正确地书写在了黑板上。

★一个孩子回答错了问题,薛老师很幽默地用前面学习的“成熟”一词来评价:“他还不太成熟!”

好机智。

王淞舟《天籁》——

★最后出示关于庄子的一首歌时,王老师应该是故意设置了一个空白时间段。孩子们安静地等着,心也平静了下来。

王老师说:“我们别慌,庄子老人家走得有点慢。”

小小的诙谐,让课堂轻松起来。

……

这样类似的课堂评语还有很多,它就像课堂上的调节剂,在课堂中,在师生间营造了一个温润天成的场。在这个“场”中,没有老师的“端居”,没有学生的“匍匐”,有的是和谐、亲近、情趣和欢愉,有的是成长中默默陪伴的温暖。

于永正老师说的好老师也是这种境界吧——“真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