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品民俗,逛庙会——社火作文

2019-04-02 
品民俗,逛庙会——社火 前一阵子,就听娃爸说老家的古庙会快开始了。趁着周末,让娃早早写完作业。星期天,起了个







          品民俗,逛庙会——社火

 

前一阵子,就听娃爸说老家的古庙会快开始了。趁着周末,让娃早早写完作业。星期天,起了个大早,和另外三家拖家带口赶往庙会,一来为了看一看娃爸在姥家的姥姥,二来为了让娃体会这种传统文化。

 一路上,娃们也不瞌睡了,车子也开得快。早上6点半出发,8点半到了滑县道口姥姥家。两名骑着摩托车的警察,已经把前方庙会请车绕行的牌子拉了起来,大街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浓墨重彩的人们。找个位子,把车停好,娃们都饿得咕咕叫了,走,先去吃个早餐吧。来之前,我就对那炸至金黄的油条裹上浓香的豆筋念念不忘,今天终于吃上了,味道好极了。

 街门口,新立起了一块青色的牌坊-道口古街,大红的绸子随风飘荡。姥姥家就位于道口古街的中心,好几年没来过了,如今的道口古街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翻新装修,两侧的街铺林立,远远望去,一长溜的红灯笼一直延伸到街道的那头,听着潺潺古筝声,韵味十足。

 顺着这条老街往前走,街口上是一排黄色的榜单公告,上书东关五队大集街火神圣会,上面详细记录着本次圣会的收支情况。看到姥姥老人家,身体依然矍铄,只是有些糊涂不太认人了,和亲戚们又拉了好一会儿家常。

 看着时间还早,就拉着娃走出来转转,家门口就是一个社火集结点——大集街。只见一铁架子上七根碗口粗的香烛燃得正旺,香灰四溢,正前方红色的牌匾上书赤帝行宫,上联手执金鞭安天下,下联脚踏火轮定乾坤。

 听大舅说,这圣会要等到10点才会开始,得,顺着着古街四处遛一圈,前边就是道口同和裕银号,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银行,分为左右帐房,娃们稀罕地坐了坐花轿。哟,这不是正在巡街的黑脸的包公和手持棍棒的衙役吗!


品民俗,逛庙会——社火作文


 终于到了十点,集结的鼓声梆梆地响起,铜锣阵阵,街里的人越聚越多,化了彩妆的演员从四面八方汇合。大集街的圣会以高跷为首,只见打头的是一身穿黑色袍挂的中年男子,脚上绑着约30公分的高跷,手里拿着一对白色的小棒,脸上的金粉闪闪发光。

 后边蓝采和、何仙姑、小丑等一众人物也纷纷踩着高中跷粉墨登场,一个个均描眉画腮,造型夸张,脚上高度不一,低的数寸,高的高至七八尺,有的甚至达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从老到幼,从男至女,人人皆会,伴随着鼓点,走起路来,如履平地。

 这高跷可真是从娃娃抓起啊,这么小就踩小的,到大了就踩大的。要说这高跷可是滑县彩妆高跷表演最有特色的表演。表演首先扭各种场图,然后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只有老辈艺人才能表演如此高难的动作“大劈叉”。这精彩的高跷庙会也吸引众多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风采的中外游客。

  忽然一阵喜庆欢乐的唢钠声传来,原来是新郎娶新娘子了,只见新娘子丹凤眼,柳叶眉,凤官霞帔,朱唇轻启,啊呀,真真是美人一个。只是前边的这个新郎官形象不够上镜啊。


品民俗,逛庙会——社火作文


 随着人流往前走,头铺的背阁已经浩浩荡荡的出场了,背阁的人是精神抖擞,一个个走来,虎虎生风。这下边每人要负重20-30多斤,再加上各种道具,有三层机关,负重走好几道街的,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哦。这可是个力气活,家家户户争着上阁,还得好吃好喝外加劳务费支应着。

 上阁的孩子是最大的亮点,大都3-4岁的小娃娃,只见他们化妆成神话中的人物,甩起水袖,扭动腰肢,跟着下边背阁的人来回扭动。看这些孩子们辛苦着呢,凌晨4-5点就候着上妆,有的扭着扭着就睡着了”。

 忽然人群中,一阵骚动。原来这是一个双人阁,一个绿衣的小姑娘手里的仙棍上还举着一个红衣的小娃娃,这小娃娃最多有1岁,胖乎乎的,一点也不眼生,四处乱看着。这估计是背阁最小的孩子了吧,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这往后看过来,发现双人背阁还真不少啊。

 听老家人说:县委门口有下狮子的。我只听说过舞狮,第一次听说下狮子,走,瞧瞧去。这里已经围了个水泄不通。也真佩服三个娃娃的爸爸,为了让娃看看稀罕,见娃爸把娃驮在背上,一个个纷纷效仿,娃爸手里还拿着自拍杆,反正我站在最后面,是啥也看不见。只听见里咚咚的锣鼓声。

 好容易等娃下来,娃爸给我讲:这是一对狮子,一头公狮一直围在母狮子旁边,鼓点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停了好大一会儿,从母狮子的肚子里下了一头小狮子,小狮子站在公狮子的身上,走了。敢情这个表演还有这样一层寓意,经历了伟大的生产之痛,这就是在歌诵母爱的伟大啊。

 还有随处可见的旱船中间那名女子,浓而不艳的妆容,绝美的五官,如花的笑靥,这扮相,就一个,美!一长一短的乐器,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乐器——琐呐。


品民俗,逛庙会——社火作文

 台阁:好像又称抬老四,上阁人数较多,有3-5层。锣鼓响,一时间,空气都是热闹的。这拖拉机都用上了。叭叭秋:远远的,好像在表演,近了更近了,是一圈全副武装的小猴打秋千。还有扭秧歌的,担花篮的,已经快2点了,这圣会还热热闹闹的进行着,络绎不绝,不像城市里边,随便走走,不到中午就已经曲终人散。这才真是让表演者尽兴,观看者高兴。这样的浓妆得持续到晚上,因为晚上出来,各个街来回串会的,晚上看一样别有一番情趣。

 往回走,看见街里林立的义兴张烧鸡铺,这道口烧鸡是久负盛名的,如果要送礼,就送上特产——正宗道口烧鸡。它以香味浓郁、酥香软烂、咸淡适口、肥而不腻,可是送人的佳品哦。来得晚了,只剩下三只了,我们包圆了。还有大号小号各式各样的泥咕咕,也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捎给小孩子玩也很有意思。

    娃们第二天也要上课,便都早早地回程返新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