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漫谈《西游记》——写给女儿的读后感作文

2019-03-31 
《西游记》这部书曾是我童年的最爱,如今也是女儿最爱读的书之一,今天抽出一点空闲,给女儿好好解读一下这部不
 

   《西游记》这部书曾是我童年的最爱,如今也是女儿最爱读的书之一,今天抽出一点空闲,给女儿好好解读一下这部不朽的名著。

    首先来说说作者吴承恩。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四十多岁中贡生,官仅至县丞,因耻于折腰而罢归,一生贫寒,晚年著成我国经典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

    他生活在明朝后期,众所周知,熹宗时宦官魏忠贤设立东厂,排斥异己,残暴非常,人们有怨难申,只得“道路以目”,社会黑暗程度可想而知。而朝廷之中,则是奸臣当道,严嵩之类的乱臣贼子弄权乱朝,“国将不国”,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也进一步暴露,八股取士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压抑摧残了人才,使得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仁人志士被排斥于千里之外,吴承恩胸怀济世匡时之志,却不被社会所容,于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游记》诞生了。可以说,这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部书最饱满最生动的人物形象当属孙悟空了,这个人物取材于一个关于“石猴”的民间传说,是混沌初开之时天地间的一块灵石孕化而来,他奇特的出身使他全然没有人类的猜疑、讹诈、势利、谦卑和压抑的性格,作为一只猴子,他热情、豪爽、忠诚,胆大不失谨慎,善良不乏果敢,对好人他悯之又悯,礼让三分,对恶人对妖魔,他毫不留情,“打你没商量”。他心中没有等级门第观念,率性而为,与东海龙王称兄道弟,与天上众仙下棋闲扯,他藐视天庭,称玉皇大帝为“玉帝老儿”而无半分惧色,数度跃上玉案揪扯玉帝的长须,还闯入阴曹,把人人谈之色变的阎王呼来喝去,稍不如意挥拳就打,他大闹天宫,偷吃仙丹,开始甚至连如来也不放在眼里,吴承恩正是借用了这样一个传奇的角色向封建礼教和吃人的黑暗社会宣战,真是痛快淋漓。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他仍然乐观积极,苦等西天取经人,他坚守承诺,对唐僧的误解,他一忍再忍,念师徒之情始终不离不弃,他虽然顽皮,也有猴子的急躁和蛮横,但他懂事理,明大义,不滥杀无辜,更不轻放妖魔,他练就火眼金睛,神通广大,无所畏惧,爱憎分明,可以说,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对吴承恩来说,在那个“吟罢低眉无写处”的时代,也只有用这种方法来寄托自己山高路远任我驰奔、江河湖海凭我飞渡的报世救世之志了。作者将自己幻化成一个非猴非人、无所不能的神物,纵情演绎着被压抑的自我,也狠狠的抨击了腐朽的上流社会和权贵人物。

一部书描写的人物,如果千篇一律,那就称不上艺术性,而《西游记》中所描写的人物,是“各有各的面目的”,无不带有作者极强的感情色彩,妖魔鬼怪无论是青狮白象,还是黄袍怪、蝎子精,都是愚蠢可笑的,他们在大智大勇的孙悟空面前丑态百出,被玩弄于股掌之上,他们代表了形形色色的恶人,对于恶人,作者是痛恨而且鄙视的,他们不是毙命于金箍棒下,就是乖乖地滚回老窝。唐僧这个人物善良虔诚,一心向佛,但有时刚愎自用,往往被妖魔利用,他一次次因此犯险,却又总是听不进孙悟空的劝诫,从某种意义上说,唐僧的善是一种伪善,不分黑白善恶的“愚善”。猪八戒,有他的可爱之处,但他取经之心不笃,动辄分行李、散伙,见困难就躲,遇妖魔就怕,还老是挑拨孙悟空与唐僧的关系,他有猪的贪吃和懒惰,毛病很多,但他仍有可爱之处,对他,作者还是持褒扬态度的。沙僧,憨厚本分,忠心耿耿不生是非,是一个很好的帮手和调解人,比起那两个他似乎过于平庸和木讷,但在西去路上,他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金身罗汉。小白龙,为唐僧当了一路坐骑,风雨兼程辛苦得很,他是一个诚信、忠义、善始善终、任劳任怨的人物,作者对他是欣赏的,虽然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仍旧跃然纸上。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女儿能亲自阅读原版的《西游记》,那时相信她会感触更深吧,也许会比妈妈理解的更深刻更独到。

好书相伴一生,阅读路上有你,有我,我们将乐此不疲。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