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涵底蕴 花香满径来
这个炎炎的夏日,因为有了“第八届书香班级”活动的开展,而变得格外不同。打开博客,随处可见博友们的加油呐喊声、彼此鼓励声、携手前行声……这些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为这个暑假最靓丽的风景,我们用不同的姿态,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达,传递着同样的声音:书香班级,我来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我觉得所有写博的人,也一定经历过这样的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遥远的征程:树立目标
其实很早就在网上关注过校讯通举办的“书香班级”活动,只是那时,自己还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班里大多数孩子都住校,而家长也大多是勤劳的农民,再加上面临中考,一切条件的限制,面对书香班级,只能是“可远观而不可参与”了!当时,每每比赛结果公布后,我总是又羡慕又崇拜地看着那些或陌生或熟悉的名字,心中幻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2010年秋我调入了市里的一所小学,毕业后十年一直教中学的我,开始时的确有很大的不适应,一段时间的手足无措之后,我终于发现了教育的捷径——那就是读书!以前的学生为了中考不得不每天沉浸于题海战术,以前的学生因家庭条件的限制可能不会拥有太多的书,而现在不同了,班里大数孩子的家长从不吝惜给孩子买书,而孩子们又真的很爱看书,我们有如此强大的后盾,我感觉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于是,每天中午有时间就会给孩子们读书,每节课只要有孩子的作业完成自然就会看书,每周的阅读课成了孩子们最受欢迎的课……于是,2011年暑假,第七届书香班级活动,我们跃跃欲试的参加了,尽管孩子们才上一年级,尽管孩子们的语言可能稚嫩,可是心中一旦有梦想,就会朝着它持之以恒地走去……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苦难的炼狱:孜孜以求
我是个爱读书的人,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会是爱读书的人。还记得和孩子们一起亲历“绿野仙踪”的种种奇遇;还记得和孩子们一起随“小王子”去不同的星球;还记得变成乌鸦的瑞夏德……看着孩子们在书的浸润中、在书的陪伴下快乐成长,没有什么比这更令我开心的事了!而每一次因考试来临,或因其他的事耽误给孩子们读书,则是我最遗憾的事!
所以,去年暑假带领孩子们参赛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在那样炎热的天气里,我想象着孩子稚嫩的小手写出的每一个字,我想象着家长们克服困难将一篇博文发到网上,我的心里总是充满无尽的感动与感激。
我还记得初次开通博客时的兴奋,也还记得初建班级博客时的忐忑,我那么小心地写下《期待与你一路同行》,之后便满揣着紧张不安与期待,看着一篇篇博文的问世。于是,我知道了于深参加了钢琴考级,知道欣妤去学游泳,知道梦辰和子墨去看海,知道哲源去看了演唱会,知道俊霖去爬山,知道珂宇去欢乐园,知道洪宾、文豪很认真的完成了作业,知道静茹、怡霖是个乖巧的女孩儿,知道宇航、亦娇、钰琪还有很多孩子读了很多书……我就那样每天满心的欣喜着,全然忘记了天气的炎热!
我们所有人的努力,终于换来第七界书香班级中参赛博客27个,参赛博文216篇的成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由的国度:融会贯通
一直喜欢一句话:只要上路,就天天走,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于为我们换来了第七界“书香班级优秀奖”,而我也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启明星教师”。当在全体学生的集会上手捧校讯通的证书时,我的心里有着无法言说的快乐!也是在这一年里,我获得“校讯通教师博腕儿”,所写文章《沐浴书香 快乐成长》获得博谈客论“状元文”;代表中心校参加教育系统“书香济源”演讲比赛并获一等奖。
而读书,更是成了班里每一个孩子的习惯。即使成绩不太好的李英,他在读书时的眼神就最清澈;一向调皮的杜明,他在读书时就最安静;宋紫晗的日记《第一次自己坐车》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成为同年级第一个文字变成铅字的孩子。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书看,我们采用了孩子们捐书的办法,以组为单位,每个同学只需将自己读过的一到两本书拿出来,小组长做好书目登记,然后统一放到图书柜里,如果要借阅,需要写一张借阅条,写清书名和借阅者的名字。这样一来,每个同学由两本书变成了一百多本书,在每一个课间,甚至临考试前还有孩子站在图书柜前看书。不过,每天会收到很多规格不同的借书条,既不美观又有些杂乱,所以下学期我打算自己设计出更实用,更便于管理的借书制度,以方便孩子们阅读。
而此次参赛,我们班已由上一界的27人变成了41人,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在阅读的路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感动着更欣喜着!
写到这里,我想起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一句话:“只有经历苦难,才能体会什么是幸福。”没有一种幸福是天生而来的,没在经历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过程,怎么会明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狂喜?
我知道,前行的路上有很多爱书人,因有了书籍,便觉得花香满径。但真要去细说,怕也只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