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想插上翅膀
——学生读后感习作的评析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是不是又在为写读书感和观后感发愁?是不是觉得写读后感很枯燥、很没意思?你们不止一次问我读书只要理解就行了,为什么常常要求写读后感呢?
孩子们,这个问题我小时候也同样疑惑过。后来在慢慢长大后答案在脑海里逐渐变得清晰。其实我们之所以为写读后感而发愁和没有兴趣,老师觉得首先我们的思想存在着这样的误区:
其一,因为文章不是出自我们自己之手,所以没有真正的珍惜它、爱上它。
这一点是每一个人的第一直觉。虽然觉得别人写得好,但是没有仔细揣摩到底好在哪里,只是觉得在某一方面只比自己好一点点,甚至会以为如果是自己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换句话说就是你还没有完全被书中的内容或作者而感动,没有像爱自己用心写出来的文章一样由衷地爱上它。这样即使书读过了,也只是“燕过留声”,并没有在自己的记忆中留下任何痕迹。
其二,读书没有把目标定位好,读书相对比较片面,没有找到最好的读书方法。
在我们共同的阅读中,我发现你们在读书时大多注重故事情节,注重读书速度,而忽略了书带给了我们什么。总结起来说,就是我们在读书时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和反思,更没有往深层次阅读。
读书,我们应该像《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里的白鼠莉莉说的那样:“我了解它的表层意思以后,还可以往深处阅读。我相信,那里还有许多惊喜等待着我。”
或许又有同学说了:“我也很认真去读了,可是为什么就是写不出深刻的感悟来?”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的写作方法的运用了。
一、先确定读后感的题目形式。读后感的题目一般有《XXX读后感》或《读XXX有感》,也可以把自己对整本书的感受用一两个词简单表达出来做为主标题,在第二行用《读XXX有感》做为副标题。
二、用自己最擅长的开头方式引出下文。作文时的开头大致有以下几种:
、简明扼要,点明主题。比如要写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就以《我的老师》为例吧,我们就可以写“我有一位漂亮又和蔼的老师,她高高的……”换作是读后感,我们也可以写为《XXX》(书名),作者XXX,它的主要内容有……”
‚、直接引用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或文字来展开全文。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我们还可以直接这样“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唱歌的这位漂亮的能歌善舞的人就是我的老师,她……”这样写,让人一读就能明显的让人觉得这位老师是细心的、善良的、又多才多艺。很简单的就把人物形像刻画了出来。运用在读后感中,就换为直接以书中的某一段文字开头。这样开关的优点在于能马上抓住读者的情绪,比较有吸引性。
ƒ用设问句开头,设置悬念。“有一个女人,她对我的生活和成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她就是我的老师,我最爱的人——XXX。读后感题材的话,我们同样可以这样运用,“有一本书,它从我踏入小学的第一天起,就天天陪伴着我,你知道它对我有什么意义吗?那就和我一起来走近它……”
老师先简单列举几种常用的写作开头方法,具体的我会在以后的写作中慢慢向你们渗透。
三、接下来就是在读后感中如何由“读”引出自己的“感”。
同学们在平常的写作中,我发现大家最常用的就是:用一段文字先简明地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用一段来写自己的感受。还有一种就是边叙边议的方式。下面以韩尚昆同学的《读爱丽丝漫游记有感》来为大家详解(蓝色文字)。
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有感
爱丽丝和姐姐在河边坐着,姐姐在看一本厚厚的书,爱丽丝坐在旁边看着天空发呆。忽然,一只戴着大礼帽、身着小西装、脚蹬闪闪发光皮鞋的大兔子从她身旁蹦过去。(直接引用书中的相关文字引出故事的主人公)
爱丽丝便跟在后面想捉住它,兔子却突然消失了。然而这时,爱丽丝感觉自己在下降,她朝下一看,自己真的在下降,不过不是飞快地下降,而是缓缓地下降。这样的速度足以让自己看清周围的东西。她一看惊呆了,周围的墙上都是些雕塑、相片什么的。原来她掉进了兔子洞……(先用故事吸引了读者)
我一直在想她掉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会不会遇到什么怪兽啊,魔鬼什么的,怀着恐惧与好奇的心情继续往下读。(边叙边议,写出自己初读的想法)
爱丽丝继续下降,落到了一个四面都是门的大房子里,但是所有的门都上了锁,她没找到一个人。在这里她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因为她在吃了面包后,竟然可以变小变大了,变成巨人以后,她以为自己再也变不回来了,所以伤心地哭了起来,她的眼泪汇成了一个池塘,却没想到会让变小后的自己掉入自己的眼泪池塘里。
故事没有我想得那么恐怖,竟充满着神奇与期待,我甚至羡慕起爱丽丝来,没想到她的梦如此精彩。其实我也会做类似的梦。我就曾经梦见自己掉入满是僵尸的坑里,与豌豆射手他们一起大战僵尸。(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故事之中,想到其实自己也有像主人公似的经历,让自己的感受与主人公的想法紧紧结合起来。)
爱丽丝在追兔子的过程中,遇到了爱说教的伯爵夫人、神秘莫测的柴郡猫、神话中的格里芬和假海龟、总是叫喊着要砍别人头的扑克牌女王和一群扑克士兵,参加了一个疯狂茶会、一场古怪的槌球赛和一场审判。在与红桃女王的辩论中,爱丽丝显得出奇地勇敢,她善良、充满正义感,并且充满好奇心,敢于探索。她是一个爱哭、爱听故事、又爱打抱不平的可爱女孩。(分析人物性格,更让人对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充满好奇与想象,到此,文章已成功地引导读者对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读完故事后,虽然这只是爱丽丝在梦境中的表现,但这却代表着爱丽丝现实中的想法。与她相比,觉得自己拥有像她一样的善良和好奇心,但好像却没她那样的勇敢。(读后感注重从自己出发,与文章的描写做出相应的对比,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
在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爱丽丝没有退缩,反而勇敢面对,积极想办法去解决。而我呢,却常常逃避。就像前几天在写调查报告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如何去写,就向妈妈说了一句“老师又没教我,我不会!”的话后就走开了。后来想起了爱丽丝,于是就鼓起勇气,用尽了各种方法,查资料、做考察,最终将报告圆满完成,并且我的报告还被学校采用,在全校展览呢,听着家长们赞美的话语,真是骄傲极了。(从生活中的事例描写更阐明此书对自己的影响)
爱丽丝的梦是精彩的,奇妙的,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可以拥有自己五彩斑斓的梦。(呼应开头,分享读后的美好感受)
尚昆的这篇文章总体来说是比较精彩的,他没有长篇大幅的引用书中内容,而是边读边议,这样就不会觉得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当然,我们的很多同学也慢慢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但依然有下面几点希望同学们多多注意: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就像我们有的同学就会写“我以后一定会像书中XXX学习,做一个怎样怎样的孩子……”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比如我们可以从书中人物的性格或处事方法方面,也可以从作者的写作构思技巧方面等等来阐明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不知老师今天的回答有没有满足你们的疑惑呢?希望大家在写作的同时多思考和分析,给自己的思想插上一双会飞的翅膀,让它带领你们穿越不同的方向,体会到不同的感受和收获不同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