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那些事儿——分享学习经验
和孩子一起背古诗
今年寒假,孩子的作业有背诵15首古诗和15首现在诗,而且是假期里必须完成的作业。
孩子的记忆能力还算可以,对于他的背诵作业我并不是很担心。孩子也做有寒假计划,每天背诵哪些内容他也心中有数。自我感觉背诵完成时就让我给他检查过关。
有一天,我突发灵感,要求和孩子一起背诵。而且我们用的这个背诵方法,背诵的速度特别快。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个应该是联想记忆法,而且得益于蜗牛老师写的《城南旧事》的读书卡。
我们的背诵方法是:如古诗《牧童》,我先问孩子:“你听到这首诗的名字,能想象“牧童”会写些什么?”
孩子说:“放牧的小孩。”
我接着说:“我们想一下,作者既然写的是放牧的小孩,那会写些什么事儿?”
孩子说:“肯定是放牧的事儿。”
我说:“我们现在说一下作者,这位作者也是唐朝的人,唐朝的诗人真是太多了!”我用了一个夸张的表情,目的是想让孩子记住诗人的朝代,因为这位诗人不出名,不像李白、王维、白居易好记。
我接着说:“这位诗人叫‘吕岩’,不出名吧,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诗人。”
孩子也接着重复说了诗人的名字“吕岩”。
我接着给孩子说:“我现在读诗句,你看能不能想象到作者写的画面。”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我读的速度很慢,有意给孩子提供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读完以后,我又重复读了一遍。我问孩子:“好了,你现在试着背一下这首诗,看能不能背下来。”
孩子说:“好。”
第一遍背诵就只有“笛弄”两个字没有记清楚,其他内容很完整的背诵过关。我和孩子又一次探讨说:“古代放牧的孩子都喜欢笛子。”又一遍背诵,孩子就很熟练的背诵过关了。
接着,我们又用同样的方法背诵了《舟过安仁》。也是在讨论完以后,孩子也会背诵了。
我觉得用这种背诵方法挺好,像这样意思简单明了的诗句,通过理解联想的方法很快就记住了。我还觉得,这种方法对孩子的思维理解能力也会是一个锻炼。对将来做阅读理解题也会有所帮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孩子学习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做家长的会越来越省心。
附: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zhào)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