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你听
那一年,儿子学习了课文《狱中联欢》,很是激动,狱中那些革命志士的机智勇敢,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对未来无限的希冀,令小小少年热血奔涌。他滔滔不绝的给我讲述着,评论着,感叹着,虽然我数次教过这篇课文,我仍然专心的听着儿子的讲述,感动着儿子的感动,幸福着儿子的幸福。
《狱中联欢》选自长篇小说《红岩》。年少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读过这部小说,里面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雪琴,许云峰,华子良,双枪老太婆......他们的大智大勇,他们的果敢无谓,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们执着忘我的献身精神,每一次展读都令我心潮澎湃,感动万分。
现在,儿子的感动不亚于当年的我,对整本小说的阅读,定会让他感受更深,受益更多,我马上决定,找出这本书,让儿子阅读。
跑了几次新华书店和读者俱乐部,终于借到了《红岩》,看到厚厚的部头,正是六年级毕业班的儿子有点望而却步,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拿起书。
前面的章节都是对当时战争的环境和战争气候的描写,紧张的局势令空气都有些凝滞,读着读着有一种几乎让人窒息的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前的压抑、憋闷,儿子又将书放了下来。我告诉他,就因为空气太沉闷,太压抑,才会有震耳欲聋的雷鸣,才会有照彻环宇的电闪,才会有更加猛烈的暴风雨。
儿子说:以后吧,以后再读。他又拿起了小学毕业生复习资料。
其实,我宁愿儿子试卷上少考几分,也不愿他被枯燥乏味的无休止的试题束缚思想。保持一颗灵动敏感的心,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啊!
晚上,我对两个儿子提议说:每天睡前的读书时间,由一个人读给大家听,要读的声情并茂,让大家欣赏,可以吗?
两个儿子一致赞同,但朗读者是妈妈。行!于是,我每天睡前给儿子们大声朗读《红岩》.每天晚上读一章。一章,两章,三章,每晚儿子满意地睡去,等待着第二天的朗读。每一个章节读下来,我都是口干舌燥,嗓子直冒火,但我坚持着。用我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用我胸中奔涌的激情,用我所能体现出的语调、情感,大声地朗读着,心随着局势的变化时而紧张,是而激动,时而流泪,时而欣慰。
几个章节读过去了,故事情节渐渐跌宕起伏,人物命运令人担忧,叛徒的变节让人恨得牙齿发痒……儿子忍不住为革命者的命运担忧:江姐快走啊!快走啊!再晚就来不及了!她走掉了吗?叛徒甫志高,真该一枪毙了他,他被枪决了吗?……
儿子急得坐不安宁,一连串的问题迫不及待地等着我回答。
我轻轻合上书本:今天的内容读完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天分解。
我故意的伸着懒腰,要去睡觉,儿子可不干了,他伸手拿过书,在灯光下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我的朗读结束了。满意地打了个舒心的哈欠,我可以睡了。
一部长篇小说《红岩》不几天就被儿子读完了,问问读后有什么感想,儿子想了想说:那么多英雄太坚强了,太了不起了,也死得太可惜了,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被杀害。如果他们再多一点点时间,就能看到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的新中国了,那该多好啊!国民党反动派实在太可恶了,真是死有余辜!
是的,我的儿子,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人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和生活,为了理想,为了人类的发展,个人的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这一切,学习吧,读书吧。明天,你读我听。
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