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速学神话
-----《女娲补天》教学后记
神话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古老的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神话故事大多内容浅显,但却以神奇的想象和优美的文句,吸引着学生。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人们,冒着生命危险炼石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本文篇幅不长,语言浅显,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色彩。选编这篇神话故事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课前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班里九成以上的学生读过这个故事并熟知故事内容(这都是学生平日里坚持课外阅读的成果),所以我把本课教学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和“体会女娲的精神品质”,删去繁琐的理解课文内容的环节,直奔重点速学神话。
上课伊始,我便学生速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女娲补天”?因为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很快就有了答案: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概括介绍介绍女娲创造人类后,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接着笔锋一转,天塌地陷,人们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然后写女娲用神火冶炼五彩石,补天救人;最后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接着,我引导学生直奔教学重点,出示阅读提示,向学生提出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同学们,神话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色彩,《女娲补天》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我们都很喜欢!这则神话哪些地方让你感觉是神奇之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女娲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精神或品质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理解感悟。
在指导学生阅读体验相关语段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进行细致感受,感受天塌地陷的可怕,感受女娲找寻五彩石和冶炼五彩石的艰辛;通过品读描写女娲补天的动作的词句,不但体会神话的神奇之处,而且感受女娲面对种种困难表现出的勇敢和坚强,以及她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这样将品味神话特点和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性强、课堂训练明确又节省时间。
最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把这个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并鼓励学生课外继续阅读中外神话故事,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从神话的内容、语言以及表达情感等方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从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好这个范例,针对文本特点和具体学情,可详可略、可繁可简!只要目标明确,训练到位,教法灵活,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