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引领”与“发现”作文

2018-09-05 
“引领”与“发现”位惠女教学中,我有一个习惯,习惯在单元结束让学生整理知识,并冠之名曰“知识树”。这个习惯,始

“引领”与“发现”

位惠女

教学中,我有一个习惯,习惯在单元结束让学生整理知识,并冠之名曰“知识树”。这个习惯,始于一年级,现在的学生已经六年级了,每位学生都有一个数学成长记录袋。每次拿出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涂鸦之作,总是令我陶醉不已。陶醉之后,却很少去思考,我该如何去引领学生,我要走到哪里去?

这次的uc论坛活动,讨论的话题是“复习课该怎么上”,这个话题让我思考,我的单元知识树和复习课的联系在哪里?复习课让学生去发现什么,我该怎么做,才能引领我的学生走的更远,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些想法。

我们为什么要上复习课,复习课的价值在哪里?我想一是要通过复习,突出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把学习迁移到新的情境,同化新知识。三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自觉整理知识,回顾、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方法和策略。这个第三,应该是我引领学生要去的地方。

除此之外,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复习课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呢?

1.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复习计划。在开展复习时,教师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其次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复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

复习课绝对不是学生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再重新呈现一次,老师再唠叨一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课承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关注多维目标的落实,所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对数学持久地兴趣。

2.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数学知识、方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学生理解这些关系,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越俎代庖。

复习课主要是要求学生按照线索梳理知识,开展有效活动,自己建立起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梳理知识的时候,教师适时介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优化认知结构。因为,学生良好的认识结构是在个人思考中初步建立,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在班级交流老师的指导下优化的。

3.注重提高解决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不仅应复习相应的知识点,还要把相应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整理相关知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探索了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又掌握了新的知识,这种“瞻前顾后”的复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4.注重基本技能的练习。基本技能要达到准确、熟练,除了必要的练习外,还有进行一些变式的练习。教学时,不提倡进行题海战术,关键是依据学生练习的心理规律进行有效的练习。会的地方可以少练习一些,不会的地方多下一些功夫,而且要因人而异。

不仅如此,教学时,要注意题目的挑战性,要有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出不同水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从中能感悟到学生走到哪里,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引领。

5.注重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家庭教育背景等因素,在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一些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帮助要有针对性,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一个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有新收获和新提高,在自身的基础上都有新发展。

复习中的整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在整理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为学生的讨论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对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再认识,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些凌乱的知识建立体系。在这种引领下,学生去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中所蕴含的策略和方法,从中感受到整理中发现的快乐,体会到不断积累对数学知识的重要,养成回顾、整理、反思的学习好习惯。

这就是我对复习中的“引领”与“发现”的认识和感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