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星期五) 晴
下课了,我从二楼下来,走在楼梯上,看到下面泷泷正准备上楼,他抬头看到我,急忙一个回身,等我下来,已经不见了他的踪影。
我们班的孩子向来都是看见我就跑上来,搂着我亲近一番,今天的情景让我心里有一种别样的滋味,虽然我知道泷泷为什么要躲着我。
事情是这样的:上午第二节数学课,我总结昨天的作业情况,有两个孩子没有进行订正,其中一个就是泷泷,我对他们两个说:下课后一定要把自己的错题订正过来,不然的话就要扣星了。结果是泷泷一下课就跑出去玩了,把改错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况且课堂上他的表现甚是不好,一直拿着铅笔转过来转过去,玩得不亦乐乎,提醒两遍也不见好转,于是课堂上我批评了他。两件事情合在一起,他见我就有点理亏胆怯,所以就躲着我,我下午有别班的课,到放学也没有盯着他把错题纠正过来。
看着孩子“逃”走的身影,我觉得很生气,作为老师,我们不想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想让每一个孩子都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当个别孩子出现学习困难时,我们总是不辞辛苦的一遍遍讲解,当孩子出现纪律、态度问题时,我们总是苦口婆心,一遍遍教导。孩子怎么就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呢?想想孩子那望着老师的眼神,那看见老师后迅速转身的样子,我又忽然理解了孩子的做法。作为孩子,哪个不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得到老师的关爱,越是调皮捣蛋的孩子越希望老师心平气和,越是学习困难的孩子越希望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当一个孩子因为自己不经意的错误而惹怒老师的时候,他的心里应该是愧疚的、害怕的,这个时候他更需要老师的平心静气、平等交流,怒发冲冠、批评教育只能让孩子敬而远之。“惹不起躲得起”,应该就是这样吧!
如果今天,我换个方式处理这件事情,没有在课堂上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批评他,而是单独的和他谈谈,让他明白课堂应该怎么做,作业的错误要进行及时的订正,这样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真正的理解、掌握,或许,孩子的就不会因“惧”而“逃”,而是耐心的完成自己的作业,并主动的找我进行批改。
看来,家长也好,老师也好,我们要注意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更要注意对待孩子错误的态度。平心静气的教育孩子更能够接受,循循善诱更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才更愿意和我们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