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考试 快乐复习
—— 二年级数学下册
由于期末考试就要到了,所以这周末我们只休息了一天。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是两份试卷,我三下五除二就把它们做完了。做完后,我准备看课外书,妈妈却叫住了我:“咱们一起将数学书上的知识点复习一遍吧。”我本想说,没什么可看的,后来想想,星期一就要考试了,这时如果妈妈再帮我温习一下,这不是更好吗!
于是,我们就开始复习了。复习的内容整理如下:
每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复习要点:
学会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还要会简单地分析数据。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用“正”字记录数据很方便。
每二、四单元:表内除法(一)(二)
复习要点:
1. 知道什么叫“平均分”?
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比如把12个桔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就是平均分。
2. 认识“÷”?
“÷”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3. 掌握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4.正确运用除法和乘法的密切关系。
每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复习要点:
1.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像数字中的0、3、8,生活中的五角星,乒乓球拍、蝴蝶、心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2.知道什么是平移?平移现象有哪些?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平移现象有:推车、推拉门,开关抽屉,游乐场的观光梯等。
3.知道什么是旋转?旋转现象有哪些?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旋转现象有:摩天轮、旋转木马、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的走动,电风扇的转动等。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复习要点:
1.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1)在没括号的算式里,只有+、-或只有×、÷,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又有+、-,要先算×、÷后算+、-;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要想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例如: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先想,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
90-36=54(个)
再想还要烤几次?
54÷9=6(次)
最后列出综合算式:
(90-36)÷9=6(次)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复习要点:
1.理清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2. 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例如:按照下面的规律摆三角形。这样摆下去,第16个三角形是什么颜色?
∆∆∆∆∆∆∆∆∆∆∆∆∆
对于这种类型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除法来解答:
16÷3=5……1
这就说明第16个三角形是下一组里的第1个,应该是黑色。
3.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在求出商的基础上考虑“加1”。
例如: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2÷4=5(条)……2(人)
答:至少要租5条船。
这对吗?还多出的2人怎么办,是不是应该再租1条船,那就是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要点:
1.认识数位并知道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表
……
万 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读法、写法:
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往低位读写。
读数时,遇到0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不读。
例:3069:读作三千零六十九
7001:读作七千零一
2700:读作二千七百
10000:读作一万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
计算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计算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每八单元: 克和千克
复习要点: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常用“克”(g)作单位。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1千克=1000克
这就是我和妈妈的复习内容,是不是很全面呢?
再有两天就要考试了,如果你不想去做那些习题,你可以把书本里的基础知识好好复习一下,这也是一种复习,还是一种轻松的、快乐的复习。
祝我们都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