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字的解读
——观于丹老师的讲座有感
周六,孩子的班主任刘老师要求观看于丹老师主讲的《如何让孩子德智体劳全面发展》讲座。看完后我感受颇深,尤其是于丹老师对于“仁”字的解读。
于丹老师说“仁”很简单四笔写成,分开来讲就是两个人的意思,也就是说想要具备“仁”爱之心,就必须先学会处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等等人的关系。只有把两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孩子们才具备走上社会的最基本条件。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处理这些两人之间的关系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的让孩子们走出家门,走向外界,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清一些事情本质,让他们多交朋友,让他们学会独立去解决和朋友之间的矛盾、冲突,让他们学会思考和辨别一些事情的对错,家长可以适当的加以引导、加以提醒。
看到这里时,我不仅想起了儿子上跳舞课发生的矛盾。儿子前些天上跳舞课,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让一位年纪较大、个子较高的女孩子发饼干给大家吃,那个女孩子很认真,一人一个的发着,吃完了再依次发第二个。由于饼干很小儿子又是个男孩子,没有女孩子的矜持,就一口把饼干吞进了肚子里。等到发第二个饼干时,那个女孩子不给儿子发了,理由是儿子吃的太快,别人都三、四口吃完,儿子一口就吃完了。儿子不服和她理论说饼干那么小为什么不能一口吃了,那个女孩子却固执的就是不给儿子吃。结果儿子一气之下就把那个女孩子推倒在地上了,大家可想而知那个女孩子立刻大哭了起来。儿子免不了被老师和女孩的家人吵了一顿。回来后儿子还愤愤不平的不服气,说那个女孩子不公平。我当时很忙也没有多想只是说你一个男孩子怎么能欺负女孩子呢?也是说教了他一顿。现在想起来,这就是儿子不会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件事情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看来我有必要和儿子谈谈心了。
于是,在吃饭的时候,我给儿子讲了于丹老师在讲座里讲的关于在社会上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小故事,并告诉儿子说:“社会很复杂,有善良、有冷漠、有黑暗、有邪恶,当然也有不公平。其实,你的学校、围棋补习班、和舞蹈班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圈子。就像那个女孩子分饼干一样,你觉得不公平,我也觉得不公平,但是,对于不公平的事有以下解决办法,第一是除暴的动用武力,第二是软弱的接受事实,第三是想办法化解矛盾,成功的把不公平的事情解决掉。你觉的那种方法好呢?”
儿子说:“当然是第三种!”
我接着说:“是的,第三种方法很好,我也喜欢,但是你在对待那个女孩子分饼干不公平的时候,怎么采用了武力呢?”
儿子不好意思的说:“当时我还没有听到这些故事。”
我问他应该怎样具体怎样解决,儿子还是不知道。
我想了想告诉他:“其实,你可以后很多种解决方法,可以和老师说明情况寻求老师的帮助,也可以让大家评评理,当然如果能直接通过和那个女孩子沟通解决问题就更好了,比如你可以向她说明你是男孩子,男孩子吃东西就是和女孩子不一样,你还可以把带的气球多给她一个,来消除她对你的偏见等等,方法是不是很多?”
儿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儿子或许听懂了,也或许没有听懂,但是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他内心又长大了一点。儿子,妈妈希望你长大走上社会之后,一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生活,一直有始有终的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在这个大火炉中,不是被煮成内心渐硬的鸡蛋,也不是被煮成软绵绵的胡萝卜,而是被煮成一杯醇香浓郁的茗茶……
心语:因为婆婆喜欢跳舞,就固执的非要给儿子报跳舞班,可想而知,跳舞班里只有儿子一个男生,未免显的有点另类了,所以经常受到女孩子们的排挤,不公平的事情就接踵而至,几乎每次上课都有冲突和矛盾,每次大家都是把儿子臭骂一顿,期中也包括我。儿子很不愿意上跳舞课。鉴于考虑老人的感受我还是坚持让他上着,想了很多办法,现在儿子每次上跳舞课都会给每个小朋友带礼物,这也是化解矛盾的一种方法吧。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虽然儿子不喜欢跳舞,但是我们且可把跳舞课当成锻炼孩子成长的一个基地呀,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