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来过,便不曾离开——苏州篇作文

2018-05-30 
来过,便不曾离开华东五市游之——苏州篇苏州园林甲天下,到了苏州,园林是一定要看的。还好,有幸欣赏到了四大园
 

来过,便不曾离开

       华东五市游之——苏州篇

苏州园林甲天下,到了苏州,园林是一定要看的。还好,有幸欣赏到了四大园林之一的留园。
        留园原名是“刘园”是因为这个园主人是一位姓刘的官。(想必是个大官吧,不然怎么走在其中也会迷路呢)后来几经易主,才留下来,于是后更名为“留园”也与刘谐音。介绍上说它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看来真的是值得一游的精致园林。

以前在课本上学过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现在真正置身其中了,真的只有一个感觉:无论在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因为本人方向感极差,也不晓得东南西北,只是将记住的几个地方写下来而已了。

      记得登上几级不规则的石砌台阶之后,到了一个装修精美,雕刻玲珑剔透的厅堂.这个厅中间是用银杏木精细雕刻而成的的月宫门洞屏风,将馆隔开成南北二室,是主人会客的地方。导游让我们猜一下,哪一面是女主人会客的地方,哪一面是男主人会客的地方,我们还真猜对了。不过听导游介绍,才知所以然,古代男尊女卑,前室雕梁画柱,当然是男主人会客人的地方,后室朴素简雅,是男女主人会客,看戏的地方.因为前后结构和陈设不同,而且地上的石砖也是有南北厅之分,一大一小的.所以又叫名鸳鸯厅。

鸳鸯厅的东面是,"五峰仙馆",五峰仙馆是相当的气势,也是江南南厅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厅了.厅内的梁柱都是以楠木那种的所以也叫"楠木厅,不过听导游讲,抗日战争时,曾有小日本驻扎在此,把马都拴在柱上,因此,许多梁柱已经被马啃坏,现在毁坏的部份已用水泥从新涂表起来, 如果不仔细看还是不易发现的。五峰仙馆前峰石挺秀,它的形状看起来像一只鹰和一只犬,在斗架.听说如果要在此留影,最好不要拍进任何一个人,因为喻意,自己去劝架结果把人也拉进去了.呵呵,这些小故事还是蛮有意思的.

 

在此园中还有一点设计比较特别的是.有的庭园比较小的,为了让庭院看起来比较大一点,你知道会怎么样做吗,如果是现在,人们自然会想到在墙上挂上一面镜子,这时,感觉空间顿时增大一倍.而在过去是没有镜子的,怎么办呢.那你们现在往墙上看,会发现有漏窗.透过漏窗你会发现另一个园子的景色,有竹子.假山,石峰.都是布景远近不一的.而在这个庭院里也是有竹子,假山,和石峰的,只要你从一定的角度去看这个漏窗,你便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是镜子,让空间感更大了.呵呵,听了导游的话,我们都争着走到导游指定的角度去,果然如此.我们都觉得奇怪.

来过,便不曾离开——苏州篇作文

鸳鸯厅的北院(据说是北)就是冠云峰了,这也是镇园之宝.听说这是一块天然未经任何雕饰的石头,只是在它下方加了一个漂亮的底座.它的高度是6.5米,有5吨那么重.具有“皱、透、漏、瘦”的特点,皱是指凹凸不平,像起皱纹的衣服一样有纹路,透是指,上面有一些石孔,是透的.瘦是指,它像苗条的少女一样,高高瘦瘦的.呵呵,漏是指什么,因为说得得太快,这句没有听到,可能是上面有很多洞洞吧.由于这块石得来不易,当年园主重金买下之后,又围绕这块石峰建筑了一系列的建筑.在峰的北方有冠云楼,左右两旁各建一亭,是冠云亭.今天大多数导游都是着重介绍这里的,每来一位导游将我上述所写大声介绍一遍,所以我现在都可以倒背如流了,呵呵!

听了好几个导游说的,因为每个导游都有不同的小故事.在冠云峰、鸳鸯厅的西,有长廊三面环绕,自然形成一座小院。亭中有楠木屏门六扇,雕刻多种走兽花果,技艺精湛。而且,小院的小亭中,有一位古代扮相的美女,在亭中弹奏古筝,加上现在后院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多都安静的坐在长廊上古树下聆听这位美女的琴声.一曲弹毕,热烈的掌声哄然响起.呵呵,有美景美女还有悠扬的音乐真是享受,哦,这个亭子叫"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因这个亭有四季的景物,不论晴雨都好. 

来过,便不曾离开——苏州篇作文
     自由活动的时候,有幸这里听到了苏州评弹:好一朵茉莉花.这是苏州名曲,虽然听过很多遍,现在听到真人版的,而且还是现场演奏,再加上一袭古装的美女坐在船上,在荷花池中小船荡漾,就惹得很多人给表演者拍照.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园里的廊子是很长的,至少在我游过这么多园林以后认为是最长的吧.它全长有六七百米.是曲曲折折,根据园里的地势而建的,有山,就向上,有池就向下,走在廊中,看到的尽是美景,廊壁上,嵌有很多历代著名书法石刻,有三百多方呢,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为明代嘉靖年间吴江松陵人董汉策所刻,历时二十五年,至万历十三年方始刻成。因为景色太多,我没有一一的仔细看,也因为有好多字我不认识呀,^_^.可怜我穿着高跟鞋,也将全是石子路的园林游了个遍,对了,它的地上也不是只有石子,而是用不同颜色的石子做出不同的形状,比较有意思的是,有铜钱的形状,也有花的形状,而你在走的时候,要先踩钱再踩花喽,寓意是“有钱花”嘛!

   来过,便不曾离开——苏州篇作文

到了苏州,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枫桥和寒山寺了。听说古代的苏州,没有现在这样大。枫桥当时还在城外,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小镇,古运河在这里流过,枫桥和江村桥遥遥相望。寒山寺就建在河的东岸,枫桥和江村桥之间,初名“妙利普明塔园”。

唐代诗人张继为寒山寺写过一首诗:“叶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得形声形色形情,寒山寺因此而名声大振。近代歌手毛宁的一曲“涛声依旧”,亦唱得声情并茂,离情伤感淋漓尽至,唱得国人如醉如痴,寒山寺因而也象歌一样声名远扬。其实寒山寺很小,四围黄墙,门口一个照壁,大书“寒山寺”三字。进山门照例一个四合院,后是大雄宝殿,再后面一个塔园,新建有“普明宝塔”。“寒山寺就这么大。”听得一个导游对游客这么说。小得化上十五分钟,就能把寒山寺里外上下游个遍。

]       来过,便不曾离开——苏州篇作文

后院的“普明塔”原已焚毁,目前的“普明塔园”是新修的,新造的普明塔金碧辉煌,铜铸的塔刹镀了真金,在半空中闪闪发光,金山石筑起的台基纹丝密缝,木结构的塔中粗大的擎天柱直上塔顶,塔内的菩萨四个一组背靠而坐,栏杆楼板涂着暗红的油漆,连接处镶包着铜皮,仿唐的古塔带着日本风格,看起来稳重而秀巧。塔院内还配有法堂、角楼、回廊、池塘等建筑,池塘里不少红鱼在无忧无虑地浮游,回廊中有碑刻,刻有寒山和尚的墨宝。

从建筑型制来看,铁岭关、寒山寺、枫桥、江村桥和古运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没有雄古的铁岭关、枫桥和江村桥,寒山寺则会显得光秃秃无所依;如果没有寒山寺,古桥雄关则如山之无魂;古运河的千年流水,又给这块风水宝地增加了流韵活气。恰该在寒山寺对面,也就是说紧接着枫桥和江村桥的对岸,有一组老旧的粉墙斑剥的民居,尤如一抹浓重的棕色,拖描在这组风景画上,给人带来一片怀旧、苍凉、伤感和“平添几份愁”的感觉——如果没有了这一片房屋,寒山寺将会因为少了这份古老的美丽而逊色。

    离开时,已是暮色时分,美丽的苏州宛若一位静默的女子,江南好,能不忆江南?美丽的苏州,有机会再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