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的适度研究作文

2018-04-28 
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的适度研究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标指出:“要结合语文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学会
  

 

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的适度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标指出:“要结合语文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地阅读。那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如何呢?

首先就我班学生而言,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我每次腾出一节课让他们读书时,大家都很激动,很快都进入状态,有时在我的指导下读书兴趣还是很高的,可是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小,好多孩子在入学前没有上过大班及大大班,认识的字很少,好多家长是做生意的,很少顾及孩子的识字情况,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事情了,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扩大孩子的识字量,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大脑,增长他们的知识与见识,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由此我提出高效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目标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兴趣直接面对文本,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展开对话,亲历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扩大识字量,使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可见,高效阅读正是遵循了阅读教学的这些要求和规律。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1)培养一年级学生兴趣高效阅读的方法和途径。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这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2)研究分析一年级学生识字阅读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同时发挥学生、教师、教材、媒体等要素的作用

(3)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而不是只得到点滴的观感。研究提高学生阅读自主性的方法和自我创新的意识。

(4)要把学生发动起来,使学生饶有爱好地读课文、提问题;

四、研究拟达到的预期目标

(1)通过阅读,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2)在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并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在阅读文章时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有兴趣阅读并能表现自我的独创意识。

(4)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得到情感升华。

五、研究方法:

1.科学性原则。即必须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现代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遵循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遵循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

2、应用性原则。通过课题使学生不仅识字量增加,还陶冶情感,提高自身修养。

3.总结经验法:发现、提炼、概括实验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并使之逐步上升至理论的高度。

六、研究的主要步骤及预计成果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

1. 完成实验相关调查研究。
2.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和活动计划。

(二)实验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1月)

1.完成实验检测工作。
2.开展以教学案例为主要形式的高效阅读教学。
3.积累实验资料,总结交流。

( 三 ) 总结阶段(2009年1月)

1.资料归纳、分析、整理。

2.完成本课题的实验总结。

七、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2009年1月 整理有关研究资料和成果,准备结题。

提交:(1)课题研究论文;(2)课题研究报告。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