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来,在每周的阅读课上我都坚持带着学生读绘本,饶有趣味的故事吸引着孩子们,也吸引着我,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其实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上周我们读了绘本《苏菲生气了》,一个叫苏菲的孩子正沉浸在玩玩具的喜悦中,瞬间玩具被姐姐一把抢走,因为她玩玩具的时间到了,该姐姐了。可是苏菲不情愿,她哭闹,发怒,最后离家出走,直到走进一片树林,在大自然的抚慰下才逐渐平息,回到家里后一切如样,只是她再也不生气了。
苏菲生气时的样子我想也是班里孩子都有的状况,你生气的时候会怎样做?
“我会摔东西,扔玩具。”
“我会把自己关起来。”
“我会和她一样又哭又闹。”
。。。。。。。。。。。。
看来,现在的孩子遇到问题大多都是如此解决。
那你哭闹以后会怎样呢?
“爸爸妈妈就会答应我。”
“爸爸妈妈批评的或打一顿的请举手。”
这样的情况请举手,一多部分,看来我们的家庭教育缺失很多,没有方法,只有妥协或武力。
今天的绘本对于缺少控制力的孩子来说或许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但我想到的是我们成人。
看到学生不听课,走过去吵一顿,学生犯错了,劈头盖脸又吵一顿,考试没考好,还是一顿吵。我们都知道老师的严格要求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也知道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讲究方法,但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像刚开始的苏菲一样哭闹、生气、发脾气,我们总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殊不知,连珠炮似的发泄不仅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苏菲在鸟儿的歌声里,在清风的抚慰下渐渐平息,不再生气。当我们的孩子生气时作为家长应该有合理的方法抚慰孩子,引导孩子;当我们成人生气时也应该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平息激动的情绪之后再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