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假 总 结
寒假已经结束了,昨天是孩子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我也赶来我网上的小窝,对孩子的寒假做个记录,也记录下孩子的成长。
进入初中,大假期很珍贵,如何充分利用好寒假这30天,我和妞爸、妞也是好一番“研究”。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旨,力主在假期开阔孩子的视野,提供平台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磨炼孩子的意志,引导孩子重视自律性、自觉性,点燃孩子成长的内动力。循着这个主旨,寒假里,结合各科老师留的作业,我们早早列出了寒假计划表。寒假表分四块,早上、上午、下午、晚上。每一块都有详细的事宜,具体到学习是哪一页哪几道题,落实到生活中是刷碗买菜洗衣服,实践到运动中是跑几圈步,做几个仰卧起坐,还有结合春节风俗的写对联、贴对联、祭祖、走亲戚等等。这个寒假过得相当丰富和精彩!
一、寒假必须保持一定的学习节奏和张力
在进入寒假初始,我和孩子就平时的周六周日作息情况进行了反思。周五晚上熬夜看跑男,周六通常睡到自然醒,起床已临近中午十一二点了。周六下午和周日匆匆忙忙写完作业,特别赶。而且平时如果写作业再稍稍慢一些的话,睡觉也特别晚,导致周末起居无常。起床晚,感觉特别慵懒,学习节奏明显慢一拍。寒假,我和孩子一致认为应该保持一定的学习节奏,不能像往常那样睡到自然醒,然后颠倒生物钟,整个一天都是无序和散漫的。如何保证到有一定的节奏,就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假期计划表。我和孩子就结合老师留的作业以及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了假期计划。
有了计划,孩子有章可循,做起事来有条理。而且最大的优点是,开学孩子非常轻松地适应了学校的学习节奏,因为我们的寒假学习节奏和学校的节奏保持了一致,孩子的学习张力始终保持着。
二、培养生活独立能力
这一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是我和妞爸的关注重点。前几天见到一位同事,女儿上高二了,从来没有洗过一次衣服,什么都是妈妈洗好、叠好放在衣柜里,穿的时候,妈妈再拿出来放在床边。现在妈妈埋怨女儿懒,女儿讨厌妈妈唠叨。出现这种现象不怨孩子,怨家长。是家长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孩子的生活能力,想到孩子大了自然会。这种理念的错误导致孩子的生活能力差,越大越懒。
在寒假里,孩子做饭、买菜、洗衣服样样做得顶呱呱。早上我和妞爸吃过饭上班去了,餐桌上收拾得干干净净。刷完碗筷,孩子用抹布把灶台上的水渍擦干,厨具摆放好。中午我下班回家,一看厨房里井井有条,心里那个顺溜!
以前我给孩子买了个搓衣板,孩子洗不干净的衣服,先打上肥皂闷闷,然后再放到搓衣板上搓。污渍搓掉了,衣服洗得白净净的,孩子高兴得喜笑颜开,我和妞爸也跟着乐呀。这是孩子自己劳动的成果!
买菜,我先给孩子在纸上列出清单,孩子拿着清单到菜场一一对着买。孩子社会实践少,最坑人的一次是让孩子买萝卜,卖菜的给孩子挑了两个超级巨大萝卜,两个有五六斤。那天孩子又买了一根甘蔗。那天下班孩子告诉我,她自己提着一大兜青菜,还要提着这两个巨无霸萝卜,还有甘蔗,把手都勒红了。让我和妞爸心疼不已。心疼之余,又为孩子的能干欢喜。孩子也不觉得那有多了不起,因为平时我也是这样掂着大兜小兜的菜回家。
孩子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社会人”,生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就得从一个个萝卜,一棵棵青菜,一件件衣服,一根根甘蔗实践起。
三、湖南之行
春节后和另外两家相约一起去了湖南。
1、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第一站。它创立于北宋年间,在我国书院文化中占有的比重非常大,也是我一直想来的地方。这里曾经聚集着我国相当一批优秀的学士,他们饱读圣贤之书,心怀忧国忧民之志。在这里我们循着古墙古字,踏着青砖厚石,也想找寻回当年他们的激情,他们的奋发,他们的昂扬,他们的厚重!
一副副楹联,一层层石阶,斑驳的老墙,古朴的青石,迂回的走廊,苍劲的石刻,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书院浓浓的学术气息。还有大名鼎鼎的爱晚亭,我和孩子也走上前去,坐在亭中,凭栏远眺,临风而观,感古人之感,叹此地人杰地灵。我也建议孩子珍惜机会,努力奋发,将来为自己争取一个像岳麓书院这样“高大上”的平台,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去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2、韶山
第二站是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乡。在那里,我们瞻仰了我们敬爱毛主席的故居,站在我小时候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晒谷坪上,感受着当年毛主席少年时对他人的关怀和善良。在毛家祠堂,我和孩子仔细看了毛氏家训以及毛氏祖上所立功勋的石刻。作为母亲的我,深受触动。一个伟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伟人的,除了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为他创造了时机,这是外因。从家庭教育上来讲,毛主席的家风族训也为他奠定了非常深厚的个人素质及修养,这是内因。毛主席一生坚持读书,坚持学习,终究成为我国伟大的领袖和人民敬重的领袖!
我们还去了橘子洲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回忆着毛爷爷的诗句,我们极目远眺,夕阳西下,晚晖铺江,金光闪闪,将水面一分为二。以前读过的古诗中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如今一看,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哇,当时我和孩子心中那个震撼哪,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从湖南回来几天后,孩子还对此景念念不忘。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的实景与书本上的有了联系后,书本上的文字便在心里活泛了。我相信,孩子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因为她当时看到残阳铺到水中的那个感受刻骨铭心哪!读书,读书,必须得结合实践,否则便是死读书。
3、凤凰古城
从韶山回返,我们又去了凤凰古城,这座小城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晚上灯火阑珊,人行水动,人动景移,让人流连忘返哪!我和孩子沿着水街林林总总的小店逛着,吃的、用的、玩的,让我们眼花缭乱。这迷人的小城转起来也很费脚力的,沿着一条条小巷走来,古色古香的门店,虽然相似,但是不厌烦。因为总有几样你喜欢的东西摆在店里,让你看了心生欢喜。我给孩子买了一个手鼓,逛古城的路上孩子边拍边走,倒也减去不少疲惫。
4、桃花源
从古城出来,我们去了桃花源,它位于湖南桃源县。据说这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行。我们到时,正赶上景区重建。虽然很凌乱,但是从石刻石碑和亭台楼宇上来看,这里还是有相当厚重的历史感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非布,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能,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中是这样描述的。我们沿着景区的小溪上行,哇,真的是有一片树林,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正怒放绽香。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桃林。林尽水源,真有一山,上面写着——秦人古洞。入洞,真的只能容一人通过。出洞,又走一段路,眼前视野开阔,土地平旷,良田美景一并入眼哪。哎呀呀,让我们一行人惊喜不已。再往前走,遇一小河,有摆渡人候在此,我们租了一只小船,一只桨,一行人便晃晃悠悠顺水而下,到河尽头,租船的老板让我们换乘小面包车,突突突载着我们走过山路,穿过又一个极狭的山洞,转到大路上,然后折返至景区门口。整个游览的所见所行与陶渊明《桃花源记》文中的描述是一模一样的。
我的个天哪,我觉得神奇极了。孩子和我一样,平时读这篇文章只能想象着有一洞,有一溪,有良田美景桑竹,如今真的和书中描写的一模一样,那书上的文字瞬间变成了实景,一下子激活了我们当年读这首诗时尘封的感受。
据载我们渡河的摆渡人说,这里之前有几户人家,后来陆陆续续都搬走了。我在步行的时候,也看到有碑立之,上面书写着免赋税等。这世外桃源还真有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咱们老祖宗的总结真真是睿智通透,佩服佩服!
四、与同龄人交流、进步
人谁也离不了群体,孩子始终是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假期不能把孩子关在家里,交给电视,交给作业,交给手机,交给电脑。假期应该建立一个平台,让孩子与小伙伴交流沟通,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这又得提到我们小伙伴群。我想说的不是读书这个事,我想说,在群里读书时,我们每天不仅自己能看到自己读书,还能看到别人读书。人家为啥6点能进群读书,咱们为啥做不到?人家都能坚持每天读书,咱们为啥做不到?
每天我们跑步的时候,都要在群里“晒晒”我们跑步的图片,和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跑了几圈。晚上临睡前也要在群里“晒晒”,孩子做了几个仰卧起坐。我们并不是“显摆”自己,我们是想通过群来和小伙伴们交流沟通——我们在坚持运动,即便是下着小雨,下着小雪,跑道上还结着冰,我们也没放弃过跑步。跑不快就慢跑,摔倒了就爬起来接着跑。我们坚持了,有的没有坚持,有的一次也没来读过书,有的年前坚持,年后没人影了。
通过小伙伴群这个平台,群员每天的读书运动情况我们每个人都了解。我和孩子由衷地认识到——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在寒假读书群里,孩子和小魏四门副科一天念一课,开学前就已经念完了。英语、语文、数学连念带背,也熟悉了下册课本。我最欣慰的是,有一次在操扬里跑步遇到了小魏母子。小魏说自己下册书念完了,不知道念啥。孩子建议小魏接着读以前读的《大学》、《中庸》。孩子回来给我说了说,我真是欢喜得很哪。孩子给小魏建议读的是国学经典,是咱们中华民族保留传承下来的精华呀。孩子有这种认识,建议读经典,这说明孩子的思想端正,有方向有认识。
孩子知道小魏读完了四门副科,孩子那几天晚上吃过饭也进群读书,早上也积极进群读书,结果还有几天开学,孩子说自己的副科也读完了。后来每天读几页她喜爱的《孙子兵法》。
我特别感谢寒假与我们一路同行的大伙伴和小伙伴们。真的,如果不是有他们的同行,有他们的影响和坚持,我们也许做不到天天早读,做不到只要有时间就跑步,做不到每天都做仰卧起坐。
与同龄人交流沟通,让孩子能够以此为坐标,认识自己,挖掘自己,定位自己,鞭策自己,从而成长自己。孩子在群里读书,还收获了一个很深刻地认识——一个人,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当你战胜了自己的时候,别人不战自败!这是因为群里有些孩子一次也没来读书过,不是起不来就是读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孩子亲身感受,认识到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借网上的小窝,我在这里要向寒假小伙伴群的孩子们和妈妈们说声——谢谢!
五、什么是坚持
寒假还让我特别开心特别欣喜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坚持早读,通过她自己亲身去做,明白了什么是坚持。
坚持,这两个字念出来只需要一秒钟,但是要做到坚持,可能需要一年、两年,甚至一生。坚持,坚持就是早上瞌睡得不得了,还得咬着牙起来读书;坚持就是跑得气喘吁吁,跑不动了,可是还没到终点,还要深吸一口气,朝着终点飞奔而去;什么是坚持,坚持就是抱着头做仰卧起坐,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可是还未达到规定的数目,呲着牙咧着嘴,吭哧吭哧又摇摇晃晃支撑起自己的身体接着做。
坚持不容易,大年三十熬年熬到凌晨,还没睡几个小时,又到点进群读书了。孩子来了没?来啦。人家没晚哪。坚持着呢!去湖南的几天,晚上回房间都十一二点了,因为住一个房间,我们俩不能同时发语音,孩子晚上读,能读到零点以后。我早上读,因为集体活动,怕我们耽误大家行程,我只得早早起床读。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早,瞌睡不?瞌睡。累不?累呀。那还读不读?读。咬着牙读。这就是坚持!
要是让我给孩子讲啥是坚持,我也许会给孩子说一箩筐伟人事迹,举事实,从古到今。可是讲一堆,也不如像寒假里读书跑步,孩子自己去做了,才有深切地体会,才知道啥是坚持!
孩子成长中如果能将坚持这个能量块抱紧,啥时候都不撒手,我相信孩子的中学时代必将是熠熠生辉,回首无悔!
六、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
寒假里,我和孩子天天坚持读书跑步,也影响了妞爸。以前妞爸老抱着手机看微信,名曰——喝鸡汤!我也理解妞爸,平时工作忙,手机也很手看。回到家放松放松,看看微信啥的也正常。可是孩子不这样想,我不让她玩手机,她老拿她爸爸当例子——“为啥爸爸看手机你不说,光批我呢?”我一听,也是呀,于是我也批评妞爸。说一次两次还听,有时我也忘了说他了,人家又拿起手机看起来。后来,我和妞讨论了这件事,我给妞说:“咱改变不了别人,就像爸爸也改变不了,可是咱能改变自己。咱们先改变了自己,咱们把自己的生活学习安排好,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咱们看看爸爸有啥改变。“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这句话到底中不中,有没有用。”
于是,我俩每天早晨坚持读书,傍晚坚持跑步,临睡前坚持做仰卧起坐。一段时间下来,还别说,妞爸还挺佩服我俩的。看他心有触动,我悄悄地对他说——“你得改变,你老天天抱个手机,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还给孩子树立坏榜样。”一个人一旦有了坏习惯,想改正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且这段时间还会有反复,时不时坏习惯占了上风,又抱起手机看。但是妞爸还是改正得很快的,不知道从啥时候起,人家也抱起了书看起来,手机很少看啦。
今天早上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我对孩子说,你看,“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这句话是对的。古人说“欲责人,先责己”也是对的。每个人的改变得有一个时间段,一下子是做不到想到达的那个状态的。得一点一点去积累,去努力,去坚持。想想有时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别人去做呢。咱们俩在努力地做最好的自己,你爸爸也会受影响,也会努力地做最好的自己。想改变别人,我们还是得先改变自己呀!孩子特别认可我的观点。不是因为我说得好,是因为孩子亲眼目睹了爸爸的改变,爸爸的改变整个一个过程,孩子看在眼里,事实的存在更加深了孩子对这句话的认识与感悟。
其实还有许多感受是这个寒假收获到的,比如家庭氛围的重要性,比如婚姻的成长,比如坚持读书就是坚持自我提升,比如群体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比如亲子关系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比如父母与孩子共同读书的好处,比如说和做两种教育方式的利弊等等,还有许多想写的。回头有时间我再捋捋头绪,整理出来。
写到这儿,我想起了孩子从湖南回来后,我们讨论我们要不要也立一个家训。于是,孩子就在小黑板上总结了几条家训——孝、勤、俭、学、自强、诚信、忠诚、坚持、自我反省、忍耐。这也是孩子寒假的收获呀,也是我们三个人的做人行事标准!
小文的结尾,我想对孩子说声谢谢,这个寒假,因为她的坚持读书,鞭策了我的勤奋;因为她的坚持跑步,坚定了我更重视健康;因为她的自律,促使我更加注重修身;因为她的努力,让我更努力地去做最好的自己!
一起努力,孩子,我们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