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储家尧成长心得
有句话说“孩子都是天才,关键是父母如何培养”,其实在教育孩子方面大家都有一套好的方法。我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聊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他人交往及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我们父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我们家尧尧从小比较娇惯,属于在家窝里横,在外不说话,平时好生气的独苗性格。针对孩子的特点,我主要采取的是帮助、引导、鼓励的方法。
一 :如何帮助孩子与他人交往
1、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的交往。由于孩子从小在外不好说话,我发现孩子上学近两个月了,很少与其他同学说话,即使其他同学和他打招呼也不理睬。我并没有急于强迫孩子和其他同学主动打招呼,而是过后自己在接孩子的几天里和其他小朋友聊天,和班里个别同学先混个脸熟。几天过后,尧尧发现我和其他同学很亲热的打招呼就问我:“爸爸,你咋认识他们的?”我说:“他们知道我是你爸爸后就和我打招呼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想和你作朋友。”“可他们在教室都不理我。”我说:“那你主动找其他同学玩了吗?”“没有”。我又说:“可是我见其他同学和你打招呼,你都没理睬人家。其实别的同学都很喜欢你,你有很多优点,大家都想和你交朋友。下次只要你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一定会成为你的好朋友。”不久我发现尧尧开始和同学们打招呼了,慢慢的他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孩子在外不敢说话很大程度是缺乏信心,我们应该帮助鼓励孩子,这时如果家长过多责备孩子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有时辅导孩子时,我问孩子不懂的地方是否问过老师,孩子说不敢问。其实想想我们小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没有训斥孩子。而是帮助孩子想办法,根据自己平时找人办事,会有一种不好意思,而替朋友找人办事相对会自如一些的心态,我就想这种心态在孩子身上是否潜意识的存在呢?于是我尝试的试了一回。一天早上我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刁”字,我问尧尧:“儿子,你帮爸爸看看这个字念啥?”儿子一看大声说:“刀,菜刀的刀。”“不对,刀字这样写。”尧尧又说;“那你问你们单位的人吧!”我说;“我问过了,不会,都不会。你帮爸爸问问你们老师好吗?”儿子犹豫地答应了。可是过了一周也没问,总说忘了。有一天我去接孩子,守在教室门口等孩子。我装出恳求的口气让孩子问了老师。等孩子问完老师后,我首先感谢孩子帮了我的忙,接着说;“尧尧,你比爸爸小时候胆大,我小时候也不敢问老师问题,我怕老师嫌我笨。后来我鼓起勇气问了两回,发现老师从那以后特别喜欢我,还经常主动问我哪没听懂,有时还单独辅导我。后来我才知道老师特别喜欢爱提问题的孩子。你以后还能帮爸爸吗?”孩子高兴地答应了。我想在新学期里还会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学会向老师请教,先慢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后能够大胆的与老师交流。也希望老师能够给予孩子更大的鼓励。
2、在家中与亲人交往。平时不能经常见面的亲人,要让孩子常打电话联系,让孩子经常听见亲人的声音。亲戚之间的孩子见面,我要求孩子们必须以拥抱的形式打招呼,并且大声说:“我好想你。”孩子从身体的接触最能够体会到情感的存在。很多孩子这样做会有一种羞涩感,我就是想让孩子先从家里人开始消除这种感觉。周六周日早晨我经常带孩子去新蕾公园晨练,那里经常有人大声高喊,我和孩子也经常大声叫喊。再后来早晨带孩子上学的路上,哪人多就让孩子在哪高声大喊。刚开始很多人扭头看,孩子不好意思,我告诉孩子只有胆大的人才敢这样做,现在孩子以往的羞涩感没有了。
3、与周围孩子的交往。家长也应该和周围的孩子交流,成为他们的朋友。对于尧尧在外不好说话的这种性格,我主要采取帮助引导的办法。先是带着他一起与其他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到与他人交往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平时遇见曾和尧尧一起玩耍过的孩子,我都会主动打招呼,让孩子感受到交朋友是长期交流的事情。去年暑假“乐浪板”这项运动刚进入油田时,我就给尧尧买了并很快学会了。当时我们所住小区还没有孩子玩这种滑板,尧尧自己感到没意思。其他小朋友对这项活动也很感兴趣,都想学学,但大多数孩子都是老人带着的,听说滑板的价格后都不太愿意给孩子买。我征求尧尧同意后,利用休息时间用孩子的滑板教会了附近8—9个孩子,这些孩子的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玩的如此开心,纷纷购买了滑板。尧尧周围一下多了很多朋友。同时孩子也懂得了好东西要与大家一起分享。在帮助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让孩子感觉到是寻找快乐的过程,由帮助引导孩子与他人交往逐步向主动交往发展。现在周围邻居的很多孩子和老人见了我和尧尧都非常亲热的打招呼。
二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言传身教。从尧尧上幼儿园时,我们就培养孩子进屋换鞋,衣服叠好后要摆放整齐。有时发现孩子没将鞋子放入鞋柜,我也装作忘记放鞋了,转过身来,我会假装大喊:“哎呀,尧尧,爸爸犯了个错误,鞋子没放好。”然后再笑着对孩子说:“哈哈,你也忘记了吧!”接着孩子和我一起笑着把鞋子放好。当孩子能够坚持摆放后,我也会装作一两次没放好鞋子,然后故意的对孩子说:“爸爸现在都不如尧尧了,老是不把鞋子放好,我以后一定向儿子学习。”再一次的鼓励了孩子,孩子也会更好的坚持。
2、善意的谎言。搬入新家后,由于单元里住的多数是老人,所以楼道的卫生基本都是我来打扫。有一天孩子问我:“爸爸,为什么都是我们打扫卫生?”我对孩子说了一些道理,可孩子似乎还是不能理解,这也许就是现在独生子女常见的只愿获得不愿付出的心态。有一天早上送孩子上学,我先让孩子下楼,孩子刚出门,我在屋里对孩子说:“尧尧,把垃圾袋提下去。”(其实垃圾袋并没在门外)尧尧说:“没有垃圾袋。”出门后,半路上我故意问尧尧:“儿子,垃圾袋去哪了?”孩子也摇头。我说:“一定是隔壁的爷爷奶奶帮我们提下去了。他们怕野猫上来把垃圾袋里的垃圾弄的到处都是,所以帮咱们提下去了。爷爷奶奶这么大年龄了还帮助别人,我们以后也要帮助别人。”从那以后,只要是尧尧下楼,不管谁家的垃圾袋都会主动的提下去,并且还会经常提醒我楼道的卫生该打扫了。要让孩子感到周围的人都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也被别人帮助,只是我们没有发现。
还有一次,尧尧学习葫芦丝的热情没有以前高了。正好有回赶上周末,有两天没在家住,晚饭后回到家里,尧尧在看电视,我下楼办点事,上楼后我对尧尧说:“尧尧,爸爸刚才碰见隔壁的爷爷奶奶,(其实并没碰见)他们问你这两天咋没吹葫芦丝,他们每天都听你吹葫芦丝,这两天没听到你吹葫芦丝,晚上都没睡好觉,他们可喜欢听了。”尧尧听后很兴奋的说:“真的吗?”没一会,他就练起来了,有时还会站在窗户边练习,并且一直坚持着。
3、与孩子一起改正缺点。我们家长总是对孩子说: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让孩子们感到家长高高在上,他们只能听从,内心逐渐产生抵触。我一直认为,要让孩子感到家长与他们是平等的,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养成良好的习惯。由于自己有咽炎的毛病,总是有乱吐痰的恶习。有一天上学路上,我故意对孩子说:“尧尧,爸爸乱吐痰,你咋不提醒我呢?你看,刚才有两位爷爷奶奶一直在瞪我,好丢人啊!以后你一定要监督我,帮助爸爸改掉这个毛病。”首先让孩子知道大家非常讨厌坏毛病,然后让孩子知道他们在家和大人是平等的,并且也可以帮助家长改正坏毛病。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会比较容易的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
4、有想法说出来。很多孩子都爱生闷气,大多数家长总是采取训斥孩子的办法。其实我认为孩子生闷气,这是因为孩子有想法,但又不愿意或是不敢说出来造成的。有一天吃饭时,尧尧对我说:“爸爸,晚上咱俩“杀两把”(下象棋)吧!我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告诉他做好其它事情再说。等孩子做好其它事情已经比较晚了,我就催着孩子睡觉,我发现孩子躺在床上生起了闷气。我这时想起孩子是不是因为下棋的事生气,于是我问孩子:“尧尧,又咋了,有问题说出来,你不说出来爸爸咋知道你想什么?”尧尧嘟着嘴说:“说出来你也不会同意的。”我笑着说:“你咋知道我不同意,只要你说出来就有一半的希望。”“我要下棋。”虽然当时比较晚了,但是为了鼓励孩子“有想法说出来”,我还是答应了孩子。下完棋后,我问孩子今天快乐吗?孩子笑着点点头,我又问孩子什么是快乐?孩子说:快乐就是高兴开心。我接着又问孩子怎么才能高兴开心?孩子摇摇头。我告诉孩子:高兴开心就是赶快做好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总之快乐就是快快的做好每件事,其实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让孩子知道时间是自己的,也让孩子慢慢改掉磨蹭的坏习惯。
储家尧爸爸:储继松
二00八年六月二十七日
教育孩子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