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好课不必太“圆满”作文

2018-04-04 
好课不必太“圆满”---2014济源市教学技能大赛听课心得二有幸作为评委之一,连听了七节课,现将自己听课后的收
 

好课不必太“圆满”



---2014济源市教学技能大赛听课心得二



有幸作为评委之一,连听了七节课,现将自己听课后的收获与思考整理如下:



一、重基础,学表达



课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检查预习: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莞尔一笑 应接不暇



          脊梁



学生读,及时纠正,正音,并理解词意



理解“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时,在学生已有感知的前提下,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更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词义



理解“莞尔一笑”时,通过查字典理解“莞尔”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同桌两个相视“莞尔一笑”,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



然后师指导“暇”和“脊梁”的书写,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我们在公开课或者赛课的舞台上已经很少见到有老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讲解字词,反之,经常听到的是“同学们课文已经预习过了吧?好,预习过了,我们检测一下。”然后是让学生把教师事先整理好的字词齐读一遍,或指名读一遍。孩子们是否真的预习过不得而知,但课堂上蜻蜓点水的齐读,不知能在孩子心中留下多少,这些词语学生们是否真正理解,真正会应用也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我还是比较欣赏那些能在公开课或者赛课的时候,能够真正做到眼里有学生,不作秀,不走过场,扎实、朴实的教风。



课例《检阅》片断:



师:请按提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说了波兰的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   )来临之际,决定让(   )的(   )走在(   )。检阅时,他们的队伍获得了大家的(   )。   



课例《普罗米修斯》片断:



自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圈画出故事中的神,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普罗米修斯  太阳神阿波罗 众神领袖宙斯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高加索山



并提示,可以用上以上人名地名,并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仅是小学高段,甚至是中考高考时对学习语文的要求,而且分值不少。很高兴我们的小学老师已经有这样的意识,并开始训练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这些方法以后我们可以用用;



1. 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4.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5. 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不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还很多,不管用哪种方法,都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相信孩子们的概括能力会有所提升。



课例:《临死前的严监生》



师:严监生在临死前又做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句子,圈画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词语,用上“我从(  )词中知道了(     )”的形式,,把感受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对陶老先生曾表达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另一要求是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年级的阅读还提出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因此,在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这个环节,教师设计这样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采用批注法让学生勾画句子,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让学生在勾画后,谈体会,朗读语句。如此读说结合,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很好地平衡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的关系。此举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拘束学生的表达,学生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品词析句,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此,交流时,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对文本的理争也自然而然地由比较肤浅到较为深刻。



二、会应变,能调控



课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初识凤辣子



师:请大家观察题目,你发现什么特别了没有?



生:“凤辣子”加了引号



师:“凤辣子”到底是谁呢?为什么时候要加引号呢?



生:王熙凤。说明这个人性格很辣,很刁蛮



师:也就是说“凤辣子”是王熙凤的外号



文中两位主要人物贾母和林黛玉,他们眼中的王熙凤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机板书:贾母:泼皮破落户



        
林黛玉:放诞无礼



再识凤辣子



师:凤辣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没想到学生一下子说出了“阿谀奉承”,这本是教师设计在第三部分“细品凤辣子”时才得出的结论。



可是,既然学生说了,教师立刻抛开了原来自己的教学设计,开始顺着学生的思路走,通过补充还原原著情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王熙凤是为了“讨好贾母,善于逢迎”,接着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一步步体会凤辣子的“虚情假意”。这样教学时能够“依学定教”,打破原有的教学设计,跳出教案,可见老师备课的认真扎实。不过,在接下来的分角色表演读环节,由于课文里的对话语言和学生生活不贴近,所以孩子们读得并不太好。



课例《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童话个性色彩的语言,老师亲切的笑容,孩子们快乐的表演,整节课仿佛夏天一股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让听课者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上课伊始,老师用优美的荷叶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然后师范读,生赛读,学习生字词,自由读,分角色表演读,在读中感受小水滴、小青蛙、小蜻蜓等对荷叶的喜爱。用心的老师还做了头饰,自己还“牺牲形象”做了“太阳公公”,然后叫了几个孩子分别戴上不同小动物的头饰来到讲台表演,正忽然讲台上的当孩子们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读得情趣盎然时,忽然讲台上的“小青蛙”要上厕所……接下来的分角色读,孩子们明显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有孩子凳子倒地,又有孩子要上厕所,可爱的孩子们啊,接着有更多的孩子报告要上厕所,然后是全班孩子要求上厕所,老师只好下课。



后来得知孩子们上一节是体育课,从操场直接带过来上课,中间没来得及上厕所。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短,如果上课时能穿插一些小游戏,或一些小指令:“一二三,坐端正;四五六,认真听”等来组织课堂,可能会好一点儿。



一堂课,留有些许遗憾,几多瑕疵,不是上课老师追求的结果,却是事物的必然。课堂教学和其他事物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留有遗憾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有遗憾才真实,而惟有真实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课上,数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思想的原野上驰骋,在精神的苍穹里神游,这对于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应对这样的挑战,疏漏、欠缺在所难免,而教师也正是在这挑战与修正中,才有了智慧的生成。



好课不必太“圆满”,但一堂好课,必须是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投入;是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是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于是,就在这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砥砺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教学资源,充满新的教学生机,洋溢着新的教学活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