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座位是家长的敏感点,更是我这个做班主任的最头疼事。我想,家长对于座位过分敏感的原因不外乎于此:
理由一:孩子多动,容易干扰别人,害怕孩子被发配到“被遗忘的角落”;
理由二,孩子性躁,易受干扰,想孩子的周围安排几位自认为优秀的学生,受其影响,近朱者赤。
其三,孩子的视力问题,我觉得只有这一个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根据开学初的体检结果和家长的反映,我都对视力稍弱的孩子给予了“特殊照顾”。
殊不知,前两个理由,潜伏在敏感背后的,是家长对于孩子乃至对于教师的不信任;殊不知,过分优越的座位环境恰恰断绝了孩子于磨练中渐渐获得自控能力的可能性。
入学第一天,就严格按照高低个把孩子的座位安排好了。心想以后的座位应该也比较好动了,每两周来一个左右前后滚动不就行了嘛!
可是,或许还是自己想的过于简单了。第一天调座位家长都在走廊上关注着座位的动向,我知道,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坐一个自己认为的好座位:稍微靠前排的,处于教室正中间的,能够时刻受到老师关注的显要位置。
其实,我想告诉每一位家长,每次的座位调动,都是班主任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的结果。家长所关注的,也在教师的关注之内。作为家长,能做和该做的,就是首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然后把信任给予教师、把信心给孩子。否则你的焦虑,只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躁动,更加孱弱——更加不能自控,更加缺乏自我教育能力。这种对于环境过分依赖的习惯,必将成为孩子一生致命的缺陷。对于家长反映的表现不好的同座,该教育还是该调动,教师会在调查之后,慎重处理。
我知道,很多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坐在最后两排,怕自己的孩子被遗忘,得不到关注,经验告诉我:后排稳则班级稳,后排优则班级优。所以本班成绩最好,自控力最强的孩子,恰恰集中在后排。每次讲课的时候,教师总是问:“最后的同学能看清吗?”,每次提问的时候,教师期待目光总是首先投向离自己最远的后排。今后,这种倾斜将会更加明显,有意。
这两天,个别家长的对孩子座位的开始了格外的关注,家长的心情我可以理解。 不过我还是请家长放宽心,我会做一位公平的老师,不仅座位如此,以后的一切都是如此,希望家长换位思考,多给予理解和支持。
最后,我想说,决定座位的权利,在于对全班负责的教师,而不是在于心中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