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宝宝虽然放暑假了,但也是成天“蜗居”在家,不敢出门。
距呼市50公里处有一景,名曰神水梁,因当年拍摄《成吉思汗》而成名。表哥说,他有朋友去过,反映不错。问我有要不要带家人同往。虽35度的高温令人担忧,但考虑到孩子好久没去郊游了,而且母亲也兴致很高。于是,周日一早,我们几家人出发了。
一路上,孩子们欢呼雀跃,看到什么都觉着稀奇。特别是进山后,不仅巍峨的大青山令人心旷神怡,偶尔从公路两旁窜出的小松鼠,更是让宝宝兴奋不已。我想,单凭“神水梁”这个名字,就一定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可是到了目的地一看,傻眼儿了,山是很壮观,水却一滴也没有。
向上远望,仅仅从停车场到一段城墙景区,就有约一公里的水泥路。往上更夸张,全部是绵绵山路,天呐!我真是后悔不已,早知是这种地方,真该带个小推车来,北京的经验啊!不过推车在这儿也派不上用场啊!宝宝能行吗?
可是,这儿除了爬山,没有任何游乐项目,原地等待他们下来吧,还要好长一段时间。既来之,则安之,不如也一起爬吧,爬到哪儿算哪儿,实在不行,中途折回。正思忖着,宝宝已狂奔而去了。
茂密的松林是天然的遮阳伞,微风吹拂松林沙沙作响,穿梭在松林间的小路上,竟然很是凉爽。树丛中有各色的蝴蝶、野花、蝈蝈,还经常遇到一些没见过的植物,让我们好一阵研究。偶尔从深山中传来一两嗓子游人的开怀畅吼,为原本寂静的深山平添了几分动感。沿途松林中已有好多游人搭起了帐篷,有的已经准备野餐了。慢慢地,我也似乎找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乐趣。
再看宝宝,在松林里窜来窜去,一会捡松籽,一会儿摘树蘑,自得其乐。虽然因此而多走了很多冤枉路,但丝毫没有累的意思。
我们一路都没有停歇,一直到了山顶,走进金顶大帐,环顾四周。哇,好美啊!松涛碧绿,高山草原,还有悬崖绝壁,集几种蒙古高原天然特色美景于一处。怪不得选这里拍电视呢!
从八点半开始上山,一直到十一点半,我们才准备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山路较陡,走起来总有一种“刹不住车”的感觉。宝宝更是大众焦点,在大家的质疑声中,跟随我们上了山,又在大家的怜悯声中,跟随我们返回。好几次,宝宝姥姥有些看不过眼了,一定要背她。我示意:“不行,如果她不喊累,就不要主动抱她。”返回近半的路程时,宝宝“噔噔”几步跑到我面前,抱着我的腿,有些难以启齿地低声说:“妈妈,我走不动了。”我大笑:“哈哈!宝宝今天表现非常出色,走了这么长的路。好的,妈妈现在就背你走喽!”
我背着宝宝,大声地唱着《兰花草》,快乐地下山了。能感觉到,她在我背上也快乐地一跳一跳的。
此行,宝宝的表现让我感触很深。
其实,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原本就应该是倍受呵护,娇生惯养的。但我认为,孩子不仅需要宠爱,更需要磨砺。不论男孩儿、女孩儿,过于娇惯了,一旦将他们放在一个很艰苦的生存环境,就会无所试从,因退却而被淘汰。反之,受过历练的孩子,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与伤痛,她也会勇敢地面对。当然,这种性格当由父亲来培养。
这种想法缘于不久前的一次广场见闻。
离我家不远的如意广场上有一个充气城堡,每当太阳落山,这里就成了孩子们嬉戏的乐园。
城堡中有很多设施,如滑梯、独木桥、木马等,最刺激的一处是“攀岩”。岩不算太高,掉下来也不会摔坏,但有可能蹬空将手或脚套在套子里面而受伤。因此,这里也是妈妈们警告声频频发出的地方。
宝宝想玩儿,我正犹豫着。这时,一个和宝宝差不多大的小姑娘,也正跃跃欲试。我想,真危险,摔下来可不是好玩儿的。“姑娘!别怕!往上爬!”一个浑厚的男中音传来。我回头一看,是她的父亲。在爸爸的鼓励下,孩子终于爬上了顶峰。其实也不是太高,其实也不很危险。
当时,我感触颇深。哦,原来,这就是父爱和母爱的区别。母爱的柔情在此时已成为遮挡孩子勇敢前行的屏障,而在父爱中,没有屈服与软弱。带给我们的是勇敢、进取、责任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而在我们家里,由于宝爸爸工作的缘故,对这样一个“指不上”的父亲,我只好硬起心肠充当双重角色。
当她稍大一点,不小心摔倒,咧嘴望着我时,我从来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三个字:“站起来!”从她会走开始,外出时,我几乎没有多抱过她几次。今年夏天,宝宝分别在家里、幼儿园里碰伤膝盖,流血不止,上药时痛得倒吸凉气,都没有掉一滴眼泪。老师们都夸她勇敢。事实上,我知道,宝宝的勇敢真是来之不易啊!她知道耍赖、哭闹等这些坏毛病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因此,她已习惯了客观面对。
父爱和母爱不能错位,不应混淆。该谁做的,就得谁做。要母亲教给孩子父亲的博大、坚强、宽容,属实是一种煎熬。哪个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不想给孩子更多的爱?就像做一个“懒妈”或“后妈”一样,正因为没有事必躬亲,正因为没有去扶她、帮她,哄她。所以,她蹒跚的每一步,每一次伤痛,内疚之情都会深深地刺痛着你的心。
孩子需要父母共同育,还得共同养。希望爸爸们在勇于承担家庭重任的同时,一定要多抽时间与孩子做亲子交流。相信,完整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将会让孩子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