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捉“知了猴”作文

2018-02-09 
捉“知了猴”难得今天有空,终于可以还女儿的“愿”了。早早地吃过晚饭,我便和爱人携一双儿女,带两把电筒,举家去

捉“知了猴”


    难得今天有空,终于可以还女儿的“愿”了。
    早早地吃过晚饭,我便和爱人携一双儿女,带两把电筒,举家去不远处的一个小树林里捉知了猴。
    由于天色尚早,我们就决定先热热身,找找感觉―--在地上找知了猴洞。我告诉女儿一些儿时的捉知了猴“经”,如“越抠越小,是个麦佬;越抠越大,是个爬蚱(知了猴的又名)”等。我还教女儿注意观察小树林的“地形”,先对知了猴出没较多的地方做个预判,做到心中有底。另外,熟悉地形还可以避免因天黑,误打误撞的出现意外。
    我小的时候在村子里可是个小有名气的“爬蚱眼”(农村对擅长捉知了猴人的美称)。一块玩的小伙伴里面,每次都数我捉的知了猴最多。
    毕竟“廉颇老矣”。尽管鼻梁上架了个高倍“望远镜”,又费了“牛”劲四处搜寻,也一无所获。倒是女儿,在一片高高的树叶上发现了一个“先行者”,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天渐渐黑了下来,这也意味着知了猴“大规模”出洞的时候到了。我整个人开始紧张了起来,脚下的步子也明显加快了许多。终于在一棵大树根处发现了第一个正弓紧了腰,努力向上爬的“倒霉蛋”。
    可能是放暑假的缘故,今天捉知了猴的大人和小朋友特别多。我粗略地查了一下,在不足600平方米的小树林,居然有近20把手电筒。往往是形成手电筒“打架”的局面―――几个手电筒同时照在一棵树上。
    我艰难地在树上捉了4个知了猴后就再无斩获。这时,女儿过来向我“报告”:她妈妈捉的知了猴数已远远地超过了我。并给我传达这样的信息:妈妈大多数都是在地面捉到的,并要我改变“战术”。
    我想想也很有道理。这么多的“探照灯”,把地面照得雪一样的白,知了猴往往是一出洞就遭遇“灭顶之灾”,那里还能容得它们再去爬树。
    我开始实施“地面”行动!
    真是“换法如换刀”,上来就在地上发现了一个“愣头青”――正甩开膀子,大踏步奋勇前行的家伙。紧接着,我又发现一个刚出洞的新手,可能是还没有适应周边环境,正晕头转向在原地打转转,还有一个不知怎么搞的,竟独自玩起了“素面朝天”的游戏。得,我也甭“客气”,“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几位均被我尽收囊中。更有一个不知死活的家伙,不召自来,竟爬到了我的脚面上,这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我岂能放过!
    但我也不是一味地使用“地面”战术,而是根据情况,因时因事相机而动。当看到大多数人在地上搜索时,我就会把手电筒及时移到树上;当看到人们“扎堆”,我就转移到较偏僻的地方。这些方法还真奏效,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惊喜。
    充当“联络员”的女儿兴奋地穿梭于我和爱人之间,报告着一个个好消息。
    为培养女儿独立思考和观察生活的能力,以及积累一些“实战”经验,我也没忘记让女儿亲自“操刀”,捉上一阵。我先对女儿“面授机宜”,最后我又特别嘱咐:“重要的是―――”我话还没说完,女儿转身就走,口中说道:“我知道了,老爸。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咳,这孩子,居然把我的“口头禅” 熟知到了这种程度。还不错,女儿“用自己的方式”捉了4个知了猴。女儿还告诉我她的小“诀窍”:发现有知了猴,千万不要声张,否则天机泄露,引来“寻”客,本来应属于你的“桃子”,有可能要被人分享。嗯,总结得不错。有进步,值得表扬!
    看着快满了的盛知了猴的广口瓶,想着明天又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黄灿灿的“焙金蝉”了,我们竟忘记了累,更忽略了时间的流逝。等得有些着急的小家伙大叫着要回家时,我们才发现时间已到了晚上9点。
    考虑到孩子要休息,再加之捉知了猴的最佳时机已过,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小树林。
    女儿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清点起“战利品”来:“1,2,3。。。。。。哇塞,37个知了猴耶!”女儿和小家伙欢呼雀跃。
    看着鲜活的知了猴,再看看孩子们兴奋得像花一样的笑脸,又想到女儿今晚学到了许多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我心底泛起了别样的成就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