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中医养生(第60期)——五脏别论作文

2018-02-09 
黄帝内经——中医养生(第60期)时间:2016年5月6日(周五)19:30地点:华英书苑二楼主讲人:张志林先生五脏别论 这

黄帝内经——中医养生(第60期)

时间:2016年5月6日(周五)19:30

地点:华英书苑二楼

主讲人:张志林先生

五脏别论

 

这期张老师继续讲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一篇《五脏别论》。 本篇论述并整理了当时对脏象的混乱认识。在当时方士流行的“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皆自为是”的局面,而本篇则以“五脏藏而不泻,六府泻而不藏”作为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来澄清方士们认识上的错误。本篇澄清了当时对脏腑的归属和它的总的功能,是别论五脏的一篇文章,故称五脏别论。

 

张老师首先跟大家分享了其中一段内容:“凡治病必查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意思是说:治疗疾病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判断上,一定要从其内在的机制上去认知诊断。必须从审察病人脉证,从病人表显出来的情绪来结合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参照诊断。这是每个中医生执业要起码具备的能力。非常信奉鬼神的,怕针灸砭石治疗的人,跟他解释针灸多么的神奇,多么的巧妙,也是耽误时间,也难达到预期效果。

 

张老师补充说,这一篇是《黄帝内经》中唯一一篇讲到奇经八脉内容的篇章。

接着,张老师就这篇内容给大家做了分析讲解:

脑、髓、骨、脉、胆和子宫,这六者都是感受地气而生的,都能藏精血,像大地厚能载物那样。它们的作用是藏精气,属实而不泻,叫着“奇恒之府”。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者,是感受天气而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的健运不息一样,所以是泻而不实,叫住“传化之府”。加上“魄门”,算是“六府”。

张老师给大家举例说:如我们的“胃”,就不能吃太饱,八分饱就行了。胃不能太充满,长期暴饮暴食会使胃变“呆”,不知道饥饱。不建议晚上在大排档吃饭,一吃吃上好几个小时都不结束,这样对人身体不好。正常吃饭所须的时间,一顿饭一般二十分钟就可以了。

为何称“泻而不实”,食物在胃里一定时间以后就到了大肠,这时的胃就是空的。大肠继续传化以后也会变空。所以肠胃不能同时是满的。如果长时间不停地吃饭,胃满了,肠道里也满了,人就会被撑死。

诊脉是中医医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接着,张老师又给大家讲解了中医治病的原理“望闻问切”。这些内容虽然在《阴阳别论篇第七》已详细讲过,这里张老师还是把重点内容做了讲解。

望:看人的气色。脸色发青,说明肝有毛病;脸色发黑,说明肾有毛病;脸色发红,说明心有毛病;脸色发白,说明肺有毛病;脸色发黄,说明脾有毛病;脸部呈黑色和青色,印堂无光,说明人病的比较严重。其他颜色的面色都不是太严重。

闻:闻人身上的气味。小孩儿身体代谢好,有奶香味儿,身体上散发出来的气味就好闻。老人一般“魄门”都不通了,毒素在体内排不出来,身体就有异味。有异味也代表是人的身体不健康了。不光是老年人,有时年轻人的身上,也会时段性地散发异味,这些都是郁堵的表现。

问:问大小二便。其目的是看病人的排泄功能是否正常。便秘是三焦上火所致,小便次数增多是前列腺有毛病了,等等。

讲完这篇内容,张老师又对高血压病的发病原理和预防治疗做了详细讲解。张老师说:高血压是人体自愈力的表现,是肝、肾等器官出现了郁堵,用提高血压来修复的一种表现。

现在,高血压是危害人体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西医治标不治本,大家对高血压又没有清楚的认知。得了高血压就要终生服药的理论,在大家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可是,大家对这些治疗高血压的药品带来的副作又没有清楚的认识。好多轻微脑血拴的病人到医院一输液(甘露醇)病情就加重了。相信我们身边应该不乏这样的例子。严重者导致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这一切的根源都跟长期服降压药有关系。长期服降压药,会使血管壁失去弹性,血管壁变薄,血管就很容易破裂。大家心里肯定在想,如果血压高不服药更危险,说不定随时就没命了。所以,张老师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多学习中医养生知识,防患与未然。对自己身体有清楚的认知,不盲目相信医院,把生命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用研究的心态去学习中医知识。

然后,张老师根据高血压用药的三种类型及其副作用做了讲解。由于在张老师讲课时这些专业知识我用笔记不下来。所以,我在网上查了这些相关的资料来补充我的笔记。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楚的了解学习高血压知识。

1、扩张血管(钙通道阻滞剂)(CCB):这类药是把血压降下来了,但长期服用会使血管失去弹性。硝苯地平速效胶囊不能吃。

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氨苯地平5-10mg,拉西地平4-6mg,维拉帕米缓释片120-240mg或地二硫卓缓释片90-180mg,均每日一次。一般情况下也可使用硝苯地平或尼群地平普通片10mg,每日2-3次。慎用硝苯地平速效胶囊。

注意事项:主要不良反应为血管扩张所致的头痛、颜面部潮红和踝部水肿,发生率在10%以下,需要停药的只占极少数。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较明显且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但若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仍可明显减轻或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维拉帕米的负性肌力或负性频率作用较明显,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和引起便秘。

 2.利尿剂:利用排尿降血压,但会伤肾。长期服药会出现腿脚浮肿。

氢氯噻嗪12.5-25mg,每日一次;吲达帕胺1.25-2.5mg,每日一次;阿米洛利5-10mg,每日一次;氨苯喋啶25-50mg,每日一次;氯噻酮12.5-25mg,每日一次。

注意事项:利尿剂应用可降低血钾,尤以噻嗪类和呋塞米为明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长期应用者应适量补钾(1-3g),并鼓励多吃水果和富含钾的绿色蔬菜。伴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以及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利尿剂;伴高血脂症者应慎用。

3、延缓心跳(β受体阻滞剂):让心脏跳慢点儿来降压,会引起冠心病。

美托洛尔25-50mg,每日1-2次;阿替洛尔12.5-50mg,每日1-2次;普耐洛尔10-30mg,每日1-2次;拉贝洛尔0.2-0.6,每日2次。

注意事项:常见的医学教育网原创副作用有疲乏和肢体冷感,可出现激动不安、胃肠功能不良等,还可能影响糖代谢、脂代谢以及诱发高尿酸血症。伴有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及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应列为禁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宜慎用。长期应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反跳现象,即原有的症状加重、恶化或出现新的表现,较常见有血压反跳性升高,伴头痛、焦虑、震颤、出汗,称之为撤药综合征。

 

看了这些药一长串的副作用,大家还敢吃吗?还敢用这些药在自己身体上做实验吗?

人体就是大药房,人身上的经络和穴位就是最好的良药。接着,张老师给大家讲解了治疗高血压的三个穴位:分别是大肠经上的曲池穴,肾经上的太溪穴,肝经上的太冲穴。最后,又补充了一个穴位,心脏不好的可以按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穴位的神奇,只有亲身体验后才能感觉中医之奇妙,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最后,张老师给大家提了一个建议。张老师说,身体不适以后,不要依赖药物。先用中医知识辩证一下,别盲目的到医院,更不能盲目的动手术。疾病依预防为主,要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健康才是自己的,身体好才是对家庭负责!

 

            中医养生(第60期)——五脏别论作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