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真正的精彩的是学生作文

2017-11-25 
今天,数学课上我们进行的是百分数应用题的练习,有一些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模糊,我本想在课堂上好好
 

 

今天,数学课上我们进行的是百分数应用题的练习,有一些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模糊,我本想在课堂上好好的讲解一番,把怎样审题,怎么分析数量关系,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等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好让学生理解掌握。谁知通过两道题目的练习,就让我改变了先前的准备,重新调整了课堂教学思路。

题目是这样的:

1、1999年西藏境内藏羚羊的数量是7万只左右,2003年比1999年增加了约43%。2003年藏羚羊的数量大约是多少万只?

这道题是求百分之几对应的量,从前面的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都能够理解,于是我采取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订正中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够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在说说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深化了思维的过程。学生是这样解答的:

(1) 7×43%+7=3.01+7=10.01(万只)

(2)7×(1+43%)=7×1.43=10.01(万只)

学生分别阐述了每一种解法的思路,并且发现,两种解法的式子用等号连起来符合以前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我看到学生理解的不错,就出示了第二道题目:

2、李芬同学是位集邮爱好者。她收集的邮票中,动物邮票有80张,比人物邮票多25%。人物邮票有多少张?

一部分学生读完题目后,就开始在练习本上做题,等学生完成之后,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了黑板上,有这样的三种做法:

(1)80÷(1+25%)

(2)80÷(1-25%)

(3)80+80÷25%

看到学生列出的算式,我没有说谁对谁错,反而又加了一种,我说:“我也有一种解法,与大家的不一样,我也把它写出来。”

(4)80×(1+25%)

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四个算式,面面相觑。有几个学生小声说:“老师的是正确的。”

我笑了:迷师派!

我对学生说:“到底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现在还不好下结论。或许都是对的,或许都是错的,或许有对有错,需要我们好好的分析一下,再判定。”

学生开始思考,嘴里念念有词,还不住的在练习本上写着、画着,慢慢的,开始两三个人商量,然后又开始在小组里讨论,争论声不绝于耳。等学生的争论声渐渐消减,我便开始让学生汇报结果。

1、有一个小组(6个人)和两外的两个人认为第四种是正确的。其余的认为第四种不正确。

2、有15个人认为第一种和第三种都正确,有40个人认为第一种正确,第三种不正确。

3、有5个人认为第二种是正确的,其余的都认为第二种不正确。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想法。

我对学生说:“有8个同学认为第四种做法是正确的,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1: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这道题求的是单位一的量,应该用除法算,而这道题用的是乘法来解决的。

(刚才认为第四种对的学生急忙读题,仍有一个不明白。)

学生2:我来画图让你明白。(学生画线段图讲解,终于让这个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理解了。全体鼓掌。)

学生3:我认为第二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题目中明明告诉我们“动物邮票比人物邮票多25%”,动物邮票对应的比率应该是1+25%,而不是用1-25%。

(学生读题,私语之后恍然大悟)

学生4:我认为第一种是正确的,就像刚才两位同学说的,这道题求的是单位一的量,用除法来求,25%不是对应的比率,而是多的,所以用单位“1”加上25%。

学生5:第三种解法也是正确的。就像刚才做第一题一样,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一部分学生大声反对:不是乘法分配律)

学生5:老师讲过,乘法分配律也可以用到除法的计算中,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除法可以转化成乘法进行计算,所以乘法分配律也可以应用到除法中。

(老师:有道理呀。)

学生6:老师,没有道理。她说的只是一种情况。比如说(9+12)÷3就可以运用分配律,反过来3÷(9+12)就不能了。

(为什么呀?)

学生7:(抢过话题)因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一个算式,不能够把一个算式中的每个数都找到它的倒数,那样的话,结果都不对了。

(一部分学生开始举例验证,结果果然不一样,再经过讨论交流,有所理解。)

学生8:老师不用看是否符合乘法分配律,80和25%就不是对应的量和比率,怎么能够用80÷25%呢?

(学生再次读题,明白。)

眼看学生统一了观点,理解了解题方法,我暗自高兴,也为学生的思考严密、发言积极而鼓掌。这是有一个学生,我们班的天才管庆淼站起来,说:“老师,其实只要计算出来,看看结果就会发现,后三种做法都是错误的。”

我和学生刚刚松弛的神经一下子又紧张起来,这家伙,又有什么新发现?

“因为后三种做法算出来的结果都比80大,而题目中说的是动物邮票比人物邮票多,求出的数应该比80小才对。”

啊!学生们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

我激动不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我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检验解题是否正确的方法。

课后,赞叹学生的同时,我也告诉自己:无限相信孩子,老师讲得多了,孩子不一定懂,学生讲得多了,才能够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精彩不在于老师的讲解,而在于学生在错误中悟出方法,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