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姓名:冯锡源
所在班级:小五班
家长姓名:刘亚洁
家长格言:多一分关心,少一分溺爱。多一份勉励,少一分纵容。多一点表扬,少一点责骂。
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社会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父母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教育孩子方面都会不遗余力。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都在努力做到最好。以我们家目前的情况,我是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给孩子一个欢乐祥和的家庭环境。以前我和他爸总是在孩子面前因为一些琐事吵闹,影响到了孩子的情绪,孩子的一些行为让我发现他在模仿我们吵架时的一些话语。从那以后我们一直都不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鲁迅先生曾说:父母不仅可以把自己优秀的品质传给后代,其恶劣的不良性格、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孩子。所以母亲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讲礼貌、诚实守信,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教育,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有出色的好成绩,学习固然重要,但我认为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更重要。我儿子以前刚刚开始入园时,回到家就说:妈妈,今天我和XX抢玩具啦!要是小朋友抢我的玩具,我该怎么办呢?比如类似的话。我一般会告诉他:和小朋友们玩要愉快友好地玩,不争夺玩具,不学打人,然后小朋友们才喜欢和你玩。儿子性格比较急躁、爱哭。有几次在幼儿园门口买了几件玩具,回家之后拼装不上,自己就开始摔玩具、哭鼻子。我的做法是先告诉他买玩具是为了让自己开心、高兴,既然玩的不开心、不高兴,并且还摔玩具,那么咱们以后就不买啦。而且有时我还把玩具扔到垃圾桶里,他也是哭闹,但有几次要比以前强多了。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也是有点效果的。好习惯伴随孩子一生,从一个孩子身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教育,以身做则,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学会宽容与爱心,勇敢与自信,让这些好的品德与行为伴随孩子一生。
三、我认为溺爱、宠爱,不是真爱,我儿子原先在家吃饭一直是走哪喂哪,穿衣服也是如此,恨不得把所有都能为他做的都替他做了,但现在我一直努力做到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时我很想帮他穿衣、洗脸,他会主动地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过分的溺爱,频繁的干预,过度的保护,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和选择,目前复印机式的教育消耗了孩子们的精力,限制了孩子的追求。
四、尊重和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每天从幼儿园出来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问儿子,在幼儿园吃的什么呀,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问完我都会倾听孩子说的在幼儿园的一些事情,他有不满时我会劝说他哪一点做的不好,指出来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做,鼓励他做得更好一些,我们一般很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所以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五、广交朋友。我儿子以前在家和在楼下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从不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别的小朋友在一旁玩,而他总是丢着小脸站在一旁看着,我让他主动去找小朋友们玩,交流,他不同意,口里说着“小朋友不愿和我玩”,后来我就故意领着他去小朋友玩的地方去。我发现孩子不会交流、不会表达、不会沟通,我们现在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经常在小区、公园、朋友家去玩,让他不断适应新环境。
高尔基曾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对子女,既要爱,也要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和道德修养都深刻影响着孩子。
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教先从家开始”!能与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位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的关键是做好与孩子的沟通。教育孩子应首先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让我们努力做一位合格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