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责任与坚持
——亲子共读《了不起的人狐狸爸爸》
孩子上一年级前我在网上给孩子买了一本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所以买这本书,起缘于我在一所学校的墙壁上看到了它的简介,于是在网上看到这本书就顺手买了下来,当时并不知道这本书到底写的怎么样。当书拿到手中,我翻看了一下,有一些并不精美的插图,多是文字,担心孩子们会不喜欢。
当时认为儿子识字还少,不能自己读这样文字类的书,所以那天傍晚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我就把书拿过来,把孩子叫到厨房,一边煮粥,一边给孩子们朗读。读着读着,我们都被故事深深吸引了。我读完一章两个孩子就央求我再往下读一章。这本书不太厚,每章内容也不多,我几乎是一气把整个故事书给孩子们读完的。我明显的感觉到孩子们对这本书的喜爱。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孩子们又要求我故事读一遍。当时小女儿上二年级了,我就有的章节自己读,有的章节让她读。在我们朗读的时候,我的小儿子就趴在我们旁边看着书上的内容。我发现有时候他也在跟着我们嘟噜书里的内容。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给孩子朗读了三遍。后来孩子去幼儿园上学就把这本书装到了书包里。那段时间有空就拿出来自己翻看。也许孩子已经熟知了故事里的情节,有一天放学回来我惊奇的发现他在自己朗读这本书中的故事。很多我认为他不认识的字他都能顺着情节读出来。也就是从这本书开始,我发现儿子的阅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一般带有图,文字不太多的书他已经能自主阅读。虽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但凭借图和猜测孩子完全能读懂故事的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加入孩子的阅读中,一边听他读,一边帮他纠正他凭猜测读错的字,在这样的辅助中,孩子很快就跨越了因为不认识字造成的阅读障碍。
因为孩子对《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钟爱,我在网上有给他买了罗尔达.达尔的另外三本书:《玛蒂尔达》、《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魔法手指》。罗尔达.达尔以他幽默的写作风格赢得了我孩子对他的作品的钟爱,在阅读他的这些较长篇幅的小说的过程中,儿子的阅读水平在突飞猛进,我不用再陪着给他朗读了。
后来给孩子购买其他书多了,这些书孩子们放在了一边。上周儿子在书架上找书,他又一次选择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把它装在书包里带到了学校。于是这两天他就一直在重读这本书。
孩子上一年级了,既然他肯再读这本书,我想就应该让他不仅仅了解书的内容,而是要慢慢学会思考,思考这本书传达给我们的深层道理。记得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怎么让孩子能学会在读书中不断思考那?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故意把话题引到他读的这本书上。我问他: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这本书?你觉得这本书里哪个人你印象最深?两个孩子马上抢着回答。我说:“你们说得真好,那咱们今天的博客就写写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吧?”儿子说:“好!”于是孩子在博客上写了标题,后面的内容由他口述,我来记录。
一本我喜爱的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我读过一本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非常喜欢,我都读了五遍了。
书里有三个坏蛋他们是:博吉斯、邦斯和比恩,他们都是贪婪的小气鬼。博吉斯喜欢吃鸡,他很胖。邦斯个子很矮,最喜欢吃鹅肝,比恩是像铅笔一样的瘦高个,他喜欢喝苹果酒,他们都很让人觉得恶心。他们一心想抓住狐狸一家。他们打伤了狐狸爸爸,还用挖掘机去挖他们。
我最喜欢的是狐狸爸爸,因为坏蛋把他的尾巴打断了,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宝宝和妻子挨饿,他忍着痛的挖地洞,最后他终于得到了食物。狐狸爸爸还很聪明,他居然能算出他们离邦斯的大仓库有多远,把洞挖到了他们的仓库找到食物。我还特别喜欢小狐狸。要不是小狐狸们勇敢地帮爸爸挖洞,狐狸爸爸早就放弃了。
要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只要我们像小狐狸一家一样,绝不放弃,就能战胜困难。
我是如此的欣慰,因为爱、责任与坚持这些道理我们靠说教是无法让孩子真正理解的,但在读书的过程中它们却可以不知不觉的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