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出生农民家庭的缘故,从我记事起,就经常听父母对我讲:长大后当一名老师吧。在我第一天步入学堂见到老师的那一刻,我就对老师充满了憧憬和崇拜,自此,当老师的种子便深深的埋在了我的心里。
怀着那份理想和信念,高考填报志愿,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师范专业。永远忘不了,在2006年的秋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带着激动和兴奋踏上教育之路。
不知不觉,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已走过9个春秋。9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做了6年的班主任,带过3届毕业班、1轮完整的教学(1到5年级)。
面对“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我想我们会说出很多种答案,因为当今的教育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这无疑促使教师具有更多教育品质。
而此时想到更多的,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点滴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在“特殊”时期给他们“特殊”的关怀
对孩子个体而言,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别样的事情和经历,这就需要我们“特殊”的关怀。而在孩子成长的每个年龄阶段,也会出现身体和生理的变化,同样需要我们“特殊”的关怀。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换牙”期,我就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谈话鼓励、书籍帮助,让孩子快乐、勇敢度过“换牙”期。
四、五年级的女孩开始有了“初潮”,“特殊”的关怀会让她们摆脱羞涩的心理,轻松愉悦的面对悄然而至的青春期。
我想,在孩子们长大成人以后,在他们的回忆成长的经历时,一定会记得那些“特殊”的关怀。
在“小”事件给他们有效的“小”引导
教师的工作琐碎而繁杂,处理孩子们之间的“小”事教师每天工作重点之一。如果仅仅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那么就有失教育的美丽色彩,如果从这些“小”事进行反思,给予他们合适“小”引导,总会出现多彩的风景。
小孩子之间发生争执是很正常的时,在耐心处理后,我总会在班里面对所有学生来分析这一事件,如果有一人冷静,如果有一人忍让,还会发生这样的后果吗?然后会给他们读或推荐有关“朋友相处”的书籍。
记得给孩子读了《冷静,别动粗》一书,孩子们很有感触,不仅大胆谈了自己的想法,写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孩子们之间相处的也越来越融洽。相信他们之间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像那陈年的酒醇香郁浓。
师生之间,总有一些关怀打动着人们的心扉,温暖世人的双眸,点亮我们的成长道路,也同时传递着那些不变的情感。让那些微小的感动永保我们的记忆中,正是老师们的爱心付出,才换来学生们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