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的教育境界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薛瑞萍,网名看云,安徽合肥的一名小学教师。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读看云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看着封面上绿底白字凸显的“心平气和”,觉得这是看云在本书诠释的思想精髓,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这是一本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学习秩序,形成学习能力的指导用书,本书全程记录了一名小学一年级教师的工作历程。在书中,看云用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历数了她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或滔滔不绝的长篇感悟,或随心而发的三言两语。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第二部分:请跟我来。是她与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的部分。第三部分:平和也辐射。收录了她的帖子带给周围人的影响的见证。第四部分:聆听大师。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
对于一年级开始的日子,是和忙乱、着急、紧张这些词分不开的。一年级的常规教育,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一段时间抓一个重点,达到了,表扬,再抓第二个重点。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就能逐渐适应小学的生活。
看云很注重让家长配合教育。她很坦率,“教师只要说服自己接受差距和层次,说明自己不强求一致就行。对于教师,班级才是一个整体,好中差存在距离是正常的,有一批成绩优异的不OK了,就可以也应当放过自己和吃力的学生了”。粗一看,以为看云有些不负责任了,潜心细想,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家长不配合,光靠老师能有多大的效果?接受这样的现实,通过书信来提升家长,提出主动关心孩子学习的要求,这是看云教育实践中的创新。看云在影响着家长,目的是希望家长“请跟我来”。21封信,是21篇教育智慧的宣言书,紧紧地把老师和家长联系在一起了,一副副亲子共读的场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心平气和”,谈何容易?它概括出了一种心境,一种可感而不可强求的心境;一个过程,一个需要不断修炼的过程;一个标准,一个体现教育价值的标准。心平气和,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在平静的外表下,心依然执着,因为平和,所以更能持久,心情也更坦然。
读完看云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却久久不能心平气和了。看云是那么优秀!她做到了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最美丽而且最真实的境界。正是她,她的书,影响着我对现在工作那么的珍爱!